Библија

 

出埃及記 14

Студија

   

1 耶和華曉諭摩西

2 你吩咐以色列人回,安營在比哈希錄前,密奪和的中間,對著巴力洗分,靠近邊安營。

3 法老以色列人中繞迷了,曠野把他們困住了。

4 我要使法老的剛硬,他要追趕他們,我便在法老和他全軍身上得榮耀;埃及人知道我是耶和華。於是以色列人這樣行了。

5 有人告訴埃及:百姓逃跑法老和他的臣僕就向百姓變心,我們以色列人去,不再服事我們,這做的是甚麼事呢?

6 法老就預備他的車輛,帶領軍兵同去,

7 並帶著輛特選的車和埃及所有的車,每輛都有車兵長。

8 耶和華使埃及法老的剛硬,他就追趕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是昂然無懼地出埃及

9 埃及人追趕他們,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兵,與軍兵就在邊上,靠近比哈希錄,對著巴洗分,在他們安營的地方追上了。

10 法老臨近的時候,以色列人舉目看見埃及人趕來,就甚懼,向耶和華哀求。

11 他們對摩西: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在曠野麼?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埃及領出來呢?

12 我們埃及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麼?因為服事埃及人在曠野還

13 摩西對百姓:不要懼,只管站住!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見的埃及人永遠不再見了。

14 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15 耶和華摩西:你為甚麼向我哀求呢?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

16 你舉伸杖,把水分開。以色列人要下中走乾地。

17 我要使埃及人剛硬,他們就跟著下去。我要在法老和他的全軍、車輛、馬兵上得榮耀。

18 我在法老和他的車輛、馬兵上得榮耀的時候,埃及人知道我是耶和華了。

19 以色列前行走的使者,轉到他們邊去;也從他們前邊轉到他們邊立住。

20 埃及以色列中間有柱,一邊黑暗,一邊發光,終夜兩下不得相近。

21 摩西伸杖,耶和華便用大東,使一夜退去,便分開,就成了乾地。

22 以色列人中走乾地,在他們的左右作了垣。

23 埃及人追趕他們,法老一切的馬匹、車輛,和兵都跟著下到中。

24 到了晨更的時候,耶和華中向埃及的軍兵觀看,使埃及的軍兵混亂了;

25 又使他們的車輪脫落難以行走,以致埃及人我們以色列人面前逃跑罷!因耶和華為他們攻擊我們

26 耶和華摩西:你向伸杖,叫仍合在埃及人並他們的車輛、馬兵身上。

27 摩西就向伸杖,到了天一亮,水仍舊復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時候,耶和華把他們推翻在中,

28 就回流,淹沒了車輛和馬兵。那些跟著以色列人下法老的全軍,連個也沒有剩下。

29 以色列人卻在中走乾地;在他們的左右作了垣。

30 當日,耶和華這樣拯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以色列人埃及人屍都在邊了。

31 以色列人耶和華埃及人所行的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他和他的僕人摩西

   

Из Сведенборгових дела

 

属天的奥秘 # 8330

Проучите овај одломак

  
/ 10837  
  

8330. “主啊, 就是你手所预备的圣所” 表那些处于来自主的信之真理的人所在的天堂. 这从 “圣所” 和 “你手所预备” 的含义清楚可知: “圣所” 是指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如下文所述; “你手所预备” 是指从主来的. 经上论及 “圣所”, 之所以说 “你手所预备的”, 是因为 “手” 论及真理, 表示能力. “手” 论及真理 (3091, 8281节); “手” 也表示能力 (878, 3387, 4931-4937, 5327, 5328, 6292, 6947, 7011, 7188, 7189, 7518, 7673, 8050, 8069, 8153, 8281节); “圣所” 以同样的方式论及真理 (8302节). 但在此之前的话, 即 “为你居住的地方” 和 “耶和华啊, 就是你所造来” 则论及良善, 因为它们涉及 “产业的山”, “产业的山” 表示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8327节). 圣言中有些话论及良善, 有些话论及真理 (8314节).

必须简要阐明何谓 “产业的山” 所表示的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何谓 “圣所” 所表示的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是主的属灵国度的内在成员所住的天堂, 而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是该国度的外在成员所住的天堂. 内在成员是指那些处于仁本身和植根于仁的信之人, 而外在成员是指那些处于信, 尚未处于仁的人. 后者出于顺从行善, 而前者出于情感行善. 这几个细节表明何谓仁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何谓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至于 “圣所”, 它在至高意义上表示来自主的信之真理, 由此在代表意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国度, 以及属灵教会, 并由此表示作为一个教会的一个重生之人, 进而在从这些抽象出来的意义上表示信之真理, 因而表示信本身. 至于 “神圣” 表示什么, 可参看前文 (8302节).

正因如此, 使得天堂被称为 “圣所” 的, 是来自主的信之真理, 如在诗篇:

愿耶和华在你遭难的日子应答你. 愿祂从圣所给你救助, 从锡安扶持你. (诗篇 20:1, 2)

此处 “圣所” 表示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锡安” 表示爱之良善所在的天堂.

又:

神啊, 他们在圣所已经看见你行走, 我的神, 我的王行走. 神啊, 你从圣所显为可畏, 以色列的神. (诗篇 68:24, 35)

“圣所” 表示信之真理所在的天堂. 这就是为何经上用 “神”, 而非 “耶和华” 之名, 还提到 “王”; 因为 “神” 用在论述真理的地方, “耶和华” 用在论述良善的地方 (2586, 2769, 2807, 2822, 3921末尾, 4402, 7010, 7268节), “王” 表示真理 (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

又:

人民要赞美耶, 因为祂从至高的圣所垂看. 耶和华从天向地观看, 要垂听被囚之人的叹息, 要释放将要死的人. (诗篇 102:18-20)

此处 “圣所” 也表示信之真理方面的天堂. 又:

你们要在神的圣所赞美神, 在祂能力的穹苍下赞美祂! (诗篇 150:1)

“在圣所赞美” 表示出于来自主的信之真理赞美, “在能力的穹苍下赞美” 表示出于来自主的仁之良善 (赞美).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Из Сведенборгових дела

 

属天的奥秘 # 6148

Проучите овај одломак

  
/ 10837  
  

6148. “惟有祭司的土地, 约瑟没有买” 表内在从属世层那里为自己获得了接受良善的一切能力, 因为这些能力都来自它自己。这从 “约瑟” 的代表, 以及 “土地”、“祭司” 和 “没有买” 的含义清楚可知。“约瑟” (这些事是指着他说的)是指内在, 如前所述; “土地” 是指真理的容器, 如前所述 (6135-6137节), 在此是指接受良善的能力, 因为某物的能力是指它固有的接受能力, 以便一个容器能成为一个容器。这种能力来自主, 也就是经由良善从主而来; 因为若非爱之良善从主流入, 就没有人有能力去接受真理或良善。从主而来的爱之良善的流注使得一切事物从内在存在于一个人里面, 以具有接受的性质。接受良善的能力来自属世层, 这一点由土地在埃及境内的事实来表示, 因为 “埃及” 表示记忆知识方面的属世层 (6142节)。“祭司” 是指良善, 如下文所述。“没有买” 是指没有如同它将真理和真理之良善, 连同它们的容器变成它自己的 (这一切通过荒凉和维持发生)那样, 把这些能力归于它自己, 因为这些能力来自它自己, 也就是说, 来自内在。所有这些含义表明, “惟有祭司的土地, 约瑟没有买” 表示内在从属世层那里为自己获得了接受良善的一切能力, 因为这些能力都来自它自己。

此中情形是这样: 人接受真理与良善的能力直接来自主; 人根本不需要来自他自己的任何帮助就能获得它们。因为人始终被保持在接受良善与真理的能力中, 并通过这种能力而拥有理解力和意愿。但人若转向邪恶, 就不会接受它们。诚然, 这种能力会保留下来, 但向着对它们的思维和感觉的靠近则向他关闭或堵塞了; 因此, 看见真理和感受良善的能力随着人转向邪恶, 并在生活和信仰中确认它们而灭亡。人对于接受真理与良善的能力没有丝毫贡献, 这一事实从教会的教义清楚可知, 即: 信之真理与仁之良善丝毫不来自人, 全都来自主。然而, 人却摧毁自己自己里面的这种能力。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这一观念: 内在从属世层那里为自己获得了接受良善的一切能力, 因为这些能力都来自它自己。之所以说 “从属世层”, 是因为来自主的良善之流注通过主经由内在进入属世层而实现; 一旦从属世层中获得接受能力, 流注就会发生, 因为此时有了接受 (参看5828节)。

至于 “祭司” 所表示的良善, 要知道, 有两样事物从主发出, 即良善与真理。神性良善由祭司来代表, 神性真理由君王来代表。正因如此, “祭司” 表示良善, “君王” 表示真理。关于论及主的祭司职分和王权, 可参看前文 (1728, 2015末尾, 3670节)。在古时的代表性教会, 祭司和君王这两个职分在一个人身上联结起来, 因为从主发出的良善与真理是合一的, 在天上的众天使中间也是联结在一起的。

在古教会, 联结在一起的这两个职分共存于其中的那一个人被称为 “麦基洗德”, 或 “公义的王”。这一点从迎接亚伯拉罕的麦基洗德可以看出来; 关于他, 经上如此记着说:

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 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创世记 14:18, 19)

他代表这两个职分方面的主,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他是君王, 同时也是祭司; 他被允许祝福亚伯拉罕, 给他带饼和酒, 这两样东西在当时也是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象征。麦基洗德代表这两个职分方面的主, 这一点从诗篇进一步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起了誓, 决不后悔, 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样式永远为祭司。(诗篇 110:4)

这些话是指着主说的, “照着麦基洗德的样式” 表示他既是君王, 也是祭司, 也就是说, 就至高意义而言, 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从祂一起发出。

此外, 由于一个代表性教会将要建在雅各的后代中间, 所以他们也要有一个人来联合代表从主合一发出的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但是, 由于那个人民或百姓的战争和偶像崇拜, 这两个职分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分开的; 那些统治百姓的人被称为 “领袖”, 后被称为 “审判官”; 而那些承接圣职的人被称为 “祭司”, 属于亚伦的种, 是利未人。然而, 后来这两个职分就在一个人身上联结起来, 如在以利和撒母耳身上。但由于这个人民或百姓具有这样的性质: 因着偶像崇拜的做法在他们当中盛行, 在他们中间无法建立一个代表性教会, 只能建立一个教会的代表, 所以这两个职分被允许分开。那时, 主在神性真理方面由王来代表, 在神性良善方面由祭司来代表。这种分离是照着那人民或百姓的意愿发生的, 并非出于主的美意, 这一点从耶和华对撒母耳所说的话清楚看出来:

你只管依从百姓的声音, 他们向你说的一切话; 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 乃是厌弃我, 不要我作他们的王。你要叫他们明了那君王所享有的权利。(撒母耳记上 8:7至末尾; 撒母耳记上 12:19, 20)

这两个职分之所以要分开, 是因为与神性良善分离的神性真理会将所有人定罪; 而与神性良善合一的神性真理则拯救所有人。若按着神性真理来审判, 人会被判入地狱; 但神性良善会把他从地狱带出来, 提入天堂。救恩出于怜悯, 因而源于神性良善; 不过, 当人弃绝怜悯, 由此将神性良善从自己那里抛弃时, 诅咒就会存在; 结果, 他被交由真理来审判。“王” 代表神性真理 (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节)。

“祭司” 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 并由此表示良善。这一点从拣选亚伦, 并在他之后拣选利未人时关于祭司职分的所有规定的内义可以看出来; 如这些规定:

唯独大祭司才可进入至圣所, 在那里事奉。(利未记 16)

这是献与耶和华为圣物归给祭司的。(利未记 23:20; 27:21)

他们在这地内不可有产业, 也不可有分。耶和华就是他们的分和产业。(民数记 18:20; 申命记10:9; 18:1)

利未人归耶和华, 代替头生的; 耶和华把它们交给亚伦。(民数记 3:9, 12, 13, 40至末尾; 民数记 8:16-19)

当他们安营、起行时, 大祭司和利未人要在营中间。(民数记 1:50-54; 2:17; 3:23-38; 4:1至末尾)

亚伦的种中, 凡有残疾的, 都不可近前来献燔祭和祭物。(利未记 21:17-21)

此外还有其它许多规定 (参看利未记 21:9-13等)。

与祭司有关的所有这些规定在至高意义上都代表主的神性良善, 因而在相对意义上代表爱与仁之良善。然而, 被称为 “圣衣” 的亚伦的衣服则代表源于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关于这些衣服, 蒙主的神性怜悯, 我们将在解释出埃及记时予以详述。

由于 “王或君王” 表示真理, “祭司” 表示良善, 故在圣言中, “王或君王和祭司” 常常一起被提及。如

启示录:

耶稣基督使我们归向神和祂父作王和祭司。(启示录 1:5, 6; 5:10)

说我们作 “王” 凭的是信之真理, 作 “祭司” 凭的是仁之良善。因此, 在那些住在主里面的人中间, 真理与良善被联结在一起, 正如他们在天上那样, 如前所述。这就是 “作王和祭司” 的意思。

耶利米书:

到那日, 君王和首领的心都要消灭, 祭司都要惊奇, 先知都要诧异。(耶利米书 4:9)

又:

以色列家和他们的君王、首领、祭司、先知也都照样羞愧。(耶利米书 2:26)

又:

犹大王、首领、祭司、先知并耶路撒冷居民。(耶利米书 8:1)

在这些经文中, “君王或王” 表示真理; “首领” 表示首要真理 (1482, 2089, 5044节); “祭司” 表示良善; “先知” 表示那些施行教导的人 (2534节)。

进一步知道, 约瑟不买祭司土地代表接受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能力皆来自主, 这一事实从摩西五经中关于利未人的田地的类似律法明显看出来:

利未人各城郊野的田地不可卖, 因为那是他们永远的产业。(利未记 25:34)

此处在内义上的意思是, 人不可对教会的良善, 也就是爱与仁之良善提出任何要求, 因为这良善唯独来自主。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