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иблија

 

以西结书 27:21

Студија

       

21 亚拉伯人和基达的一切首领都作你的客商,用羔、公绵、公山与你交易。

Из Сведенборгових дела

 

属天的奥秘 # 10199

Проучите овај одломак

  
/ 10837  
  

10199. “香料作的香” 表乐意垂听并接受. 这从 “香” 和 “香料” 的含义清楚可知: “香” 是指主乐意垂听并接受源于爱与仁的敬拜的一切 (参看10177节); “香料” 是指带来愉悦的事物. “香料” 因其香味而表示带来愉悦的事物, 因为 “气味” 表示感知, 故香味表示对带来愉悦之物的感知, 而臭味则表示对带来不悦之物的感知. 人以嗅, 味, 视, 听, 触等感觉器官所感知到的一切都表示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有关的属灵事物. 因此, “嗅觉” 表示对源于爱之良善的内层真理的感知; “味觉” 表示对知道并变得智慧的感知和情感; “视觉” 表示对信之真理的理解; “听觉” 表示由信之良善和顺从所产生的感知; “触觉” 一般表示赋予, 传递并被接受.

它们具有这些含义的原因在于, 一切外在感官知觉皆源于属理解力和意愿的内在感官知觉, 因而在人里面源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 因为这些构成人类心智里面的理解力和意愿. 然而, 本属于人的理解力和意愿的内在感觉并没有外在感觉所拥有的那种感觉, 但当它们流入时, 却能转化为外在感觉. 事实上, 人通过外在感觉器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从内在事物流入的, 因为一切流注所取的路径都是从内在事物到外在事物, 而不是反过来, 诸如物质流注 (即从自然界进入灵界的流注) 这样的事根本不存在, 只有从灵界进入自然界的流注. 属于理解力和意愿的人的内在能力存在于灵界, 属于身体感官的人的外在能力则存在于自然界. 由此也清楚可知何为对应及其性质.

一般来说, 嗅觉对应于在某个事物的性质方面的感知 (参看1514, 1517-1519, 3577, 4624-4634, 10054节); 味觉对应于对知道并变得智慧的感知和情感 (3502, 4791-4805节); 视觉对应于对信之真理的理解 (3863, 4403-4421, 4567, 5114, 5400, 6805节); 听觉对应于对信之良善的感知, 并对应于顺从 (3869, 4652-4660, 7216, 8361, 9311, 9926节); 触觉表示赋予, 传递并被接受 (10130节).

由此明显可知, “香料” 表示诸如带着愉悦被感知到的那类事物, 就是源于爱与仁的那类事物, 尤表内层真理, 因为它们就源于这些东西, 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清楚看出来; 以赛亚书:

必有臭烂代替香料, 撕裂代替腰带, 光秃代替美发. (以赛亚书 3:24)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锡安的女子, 她们表示属天教会, 属天教会拥有源于对主之爱的良善的内层真理; “香料” 在此表示内层真理; “臭烂” 表示内层真理的缺乏; “腰带” 表示结合; “撕裂” 表示关联和秩序的解除; “美发” 表示记忆真理, 也就是外层真理或外在人的真理; “光秃” 表示这真理的缺乏. “腰带” 表示结合和纽带, 以确保一切事物被保持在关联之中, 从而关注一个目的 (参看9828节); “美发” 表示记忆真理 (2831节); “光秃” 表示这真理的缺乏 (9960节).

以西结书:

有一大鹰, 翅膀大, 来到黎巴嫩, 从它那里折去香柏树的嫩枝, 叼到迦南地; 他把嫩枝的顶端放在香料商的城中. (以西结书 17:3, 4)

就内义而言,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一个属灵教会的开始和成长, 以及后来它的堕落和结束. “有一大鹰, 翅膀大” 表示该教会所拥有的内层真理 (3901, 8764节); “翅膀” 表示它的外层真理 (8764, 9514节); “黎巴嫩” 是指这个教会; 那里的 “香柏树” 是指属灵教会的真理; “香料商的城” 是指内层真理的教义所在的地方, 在圣言中, “城” 表示教义 (402, 2449, 3216, 4492, 4493节); 它凭其内层真理而被称为 “香料商的城”.

同一先知书:

示巴和拉玛的商人用各类上好的香料, 各类的宝石和黄金进行交易. (以西结书 27:22)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推罗, 推罗表示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方面的教会. “商人” 是指那些拥有这些认知或知识并传达它们的人; “示巴和拉玛” 是指那些处于属天和属灵事物的认知或知识的人; “上好的香料” 是指凭内层真理带来愉悦之物; “宝石” 是指这些真理本身; “黄金” 是指它们的良善. “推罗” 表示良善与真理的内在认知或知识方面的教会, 在抽象意义上表示这些认知或知识本身 (参看1201节); “商人” 是指那些拥有这些知识并传达它们的人 (2967, 4453节); “示巴和拉玛” 是指那些处于属天和属灵事物的认知或知识的人 (1171, 3240节); “宝石” 是指内层真理 (9863, 9865, 9873, 9874节); “黄金” 是指它的良善 (参看9874, 9881节提到的地方).

由此可见, 示巴女王带着驮有香料, 黄金, 宝石的骆驼来到耶路撒冷拜见所罗门 (列王纪上 10:1, 2), 以及东方智者向新生的耶稣献上 “黄金, 乳香, 没药” (马太福音 2:11) 代表什么. 由于 “香料” 表示内层真理, 因而表示那些带来愉悦的事物, 所以香和膏油 (对此, 本章将进一步予以论述) 都散发着香料的香味.

内层真理是指那些已经成为人生命和情感的一部分, 因而从内在存在于他里面的真理, 而不是指仅存留在记忆中, 没有成为人生命的一部分的真理. 相对于其它真理, 这些真理被称为外在真理, 因为它们并没有铭刻在此人的生命中, 只存留在他的记忆里. 它们居于外在人, 非居于内在人. 铭刻在一个人生命中的信之真理存在于意愿中, 那些在意愿里的事物都存在于内在人中. 因为内在人通过信之真理被打开, 与天堂的联系也是通过信之真理实现的. 由此明显可知, 与一个人同在的内层真理就是源于爱与仁之良善的真理. 无论你说意愿, 还是说爱, 都是一回事, 因为构成人意愿的东西构成他的爱. 因此, 铭刻在人的生命中, 被称为内层真理的真理就是那些铭刻在他的爱中, 因而铭刻在意愿中的真理, 后来当它们进入言行时, 就会从意愿中出来.

因为天堂 (已经打开的内在人就在天堂中) 不是直接流入真理, 而是通过爱之良善间接流入. 但当内在人关闭时, 天堂就无法进入, 因为那里没有任何接受它的爱之良善. 因此, 对那些内在人尚未通过源于爱与仁之良善的真理而打开的人来说, 地狱与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就流入进来, 无论有多少信之真理, 甚至内层真理仅居于外在人, 也就是只存留在记忆中. 由此可见 “香料” 所表示的带来愉悦的内层真理是什么意思, 即: 它们是指那些源于爱与仁之良善的真理.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Из Сведенборгових дела

 

属天的奥秘 # 9828

Проучите овај одломак

  
/ 10837  
  

9828. “腰带” 表一个共同的纽带, 好叫一切事物都关注同一个目的. 这从 “腰带” 或带子的含义清楚可知.

“腰带” 或带子是指一个共同的纽带, 因为它将一切内层事物都聚集在自己里面, 包裹它们, 并将它们保持在关联中; 没有它, 这些内层事物就会松散并分崩离析.

“腰带” 或带子之所以表示旨在让一切事物都能关注同一个目的的一个共同纽带, 是因为在灵界掌权的, 是目的, 以致那里的一切事物都可称作 “目的”. 因为主的国作为一个属灵的世界, 是一个功用或有用服务的国度, 那里的功用或服务就是所关注的目的; 因此, 它是一个目的的国度. 但那里的目的以各种次序彼此跟随, 也关联在一起. 彼此跟随的目的被称为 “居间目的”, 但关联在一起的目的被称为 “有关联的目的”. 这一切目的如此紧密地联结起来并彼此从属, 以致它们无一例外地关注一个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主; 在天上那些接受它的人当中, 它是对主的爱和信. 在那里, 爱是他们所有意愿的目的, 或说是那里一切意愿能力所关注的目的; 信则是他们所有思维的目的, 或说一切思维能力所关注的目的, 这些思维或思维能力都属于理解力.

当每一个事物都关注一个目的时, 它们就被保持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关联中, 并构成一体; 因为那时, 一切事物都在照着从属和关联的律法而使所有人都转向祂自己, 从而将他们与自己相结合的那一位的视野, 掌管和眷顾之下. 同时, 祂还使所有人都脸朝他们的同伴, 由此将他们彼此联结起来. 这解释了为何在天堂, 所有人的脸都转向主, 主是那里的太阳, 因而是所有人眼前的中心点; 神奇的是, 无论天使转向哪个方向, 主都在那里 (参看3638节). 由于主存在于相爱的良善里面和对邻之仁的良善里面 (因为祂爱所有人, 并通过爱将所有人联结起来), 故天使也通过出于这爱关注他们的同伴而转向主.

因此, 带子代表那些在最后和最低层, 将其它事物聚集起来, 并如此包裹它们, 好叫每一个和一切事物都能被保持在这种关联之中的事物; 在灵界, 这些事物无非是存在于最低或最外层中并包裹内层事物的良善和真理. 腰带代表属天良善, 环绕大腿和胸部的带子代表最低或最外层中的属灵良善和真理.

在下列经文中,

“腰带或带子” 表示这类事物:

耶和华对先知说, 你去买一根麻布带子束腰, 不可放在水中. 我就买了一根带子束腰.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拿着带子, 往伯拉河去, 将它藏在那里的岩石缝中. 过了多日, 我就往伯拉河去把带子取出来, 看哪, 它已经坏了, 毫无用处了. 耶和华说, 这恶民不肯听我的话, 随从别神. 他们也必像这带子变为无用.(耶利米书 13:1-10)

此处 “细麻布带子” 在灵义上表示教会的良善, 这良善在自己里面将真理包裹并保持在关联之中. 由于那时教会的良善不复存在, 真理随之被驱散, 故经上说它 “不可放在水中”; 因为 “水” 表示洁净, 因而恢复的真理. 藏带子的 “岩石缝” 是指被歪曲的真理;

“伯拉河” 是指在其最低层的良善的属天事物的全部范围和边界. 人若不知道圣言的性质可能以为, 这只不过是把这人民及其毁灭与带子及其毁灭进行比较. 但在圣言中, 一切比较和比喻的说法都是真实的对应 (3579, 8989节). 除非这段经文中的一切细节都具有对应的性质, 否则先知永远不会被吩咐不可将带子放在水中, 要束在腰上, 或往伯拉河去, 将它藏在那里的岩石缝中. 经上之所以说带子要 “束腰”, 是因为由于对应,

“腰” 表示属天之爱的良善 (3021, 4280, 5050-5062节). 束腰的带子因此表示凭作为媒介的圣言通过爱之良善与主结合.

“带子” 是指充当边界并将事物联结起来的良善, 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从耶西的树干必生出一个嫩枝. 公义必当祂的腰带, 真理必当祂大腿的带子.(以赛亚书 11:1, 5)

这论及主;

“必当腰带的公义” 是指祂的爱之良善, 这良善保护天堂和教会. 当以色列人吃逾越节的羔羊时,

“当腰间束带” (出埃及记 12:11), 这个要求就表示一切事物都要存在于其适当次序中, 预备从主接受良善并付诸行动 (7863节). 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那些做好预备的人 “腰间束带”, 这也论及启示录中的七位天使:

那掌管七灾的七位天使, 从殿中出来, 穿着洁白光明的细麻衣, 胸间束着金带.(启示录 15:6)

经上论到以利亚:

他是一个多毛的人, 腰束皮带.(列王纪下 1:8)

论到约翰的话也差不多一样:

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 腰束皮带.(马太福音 3:4)

以利亚和约翰之所以如此穿衣, 束腰, 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代表圣言; 因此, 他们的衣服表示外在意义, 就是属世意义上的圣言; 因为 “毛” 表示属世层 (3301, 5247, 5569-5573节),

“骆驼” 表示属世层里面的一般记忆知识 (3048, 3071, 3143, 3145节).

“皮” 或 “皮肤” 表示外在之物 (3540节), 因此,

“皮带” 表示那在自己里面将内层事物聚集起来, 把它们包裹并保持在关联中的. 以利亚代表圣言 (参看创世记 18章序言,2762, 5247节的末尾节), 施洗约翰同样代表圣言 (9372节).

由于真理和良善被恶行解除和驱散, 故约押以诡诈杀了押尼珥之后, 经上论到约押说 “他将争战的血染了腰间束的带” (列王纪上 2:5), 以此表示他驱散并摧毁了这些真理和良善. 因此, 当真理被驱散和摧毁时, 经上说 “分裂代替腰带, 光秃代替整齐的头发” (以赛亚书 3:24). 这论及锡安的女子, 她表示属于属天教会的良善;

“分裂代替腰带” 表示对属天良善的驱散.

在以西结书中, 这话也论及阿荷利巴, 就是耶路撒冷:

因她看见人像画在墙上, 就是用丹色所画迦勒底人的像, 腰间系着带子, 她就贪恋他们.(以西结书 23:14-16)

以此表示被亵渎的真理; 因为 “迦勒底人” 是指那些表面声称相信真理, 内心却否认它们, 从而亵渎它们的人;

“画在墙上的人像” 是指外在事物中的真理的表象,

“丹色所画的像” 也是;

“腰间所系的带子” 是指他们为引诱人们相信他们的真理所伪装的良善.

由此可见在代表性教会, 那将衣服收拢为一的 “带子” 表示什么. 然而, 属世人很难被几乎无法被引导相信所表示的是这类事物, 因为他很难抛开对带子和一般对衣服的属世观念, 而去采纳属灵观念, 就是对在自己里面将真理保持在关联中的良善的观念. 因为出现在眼前的属世事物将心智锁定在它自己身上, 心智不会从那里被移走, 除非理解力的视觉能被提升至天堂之光, 此人因此能几乎从属世事物中抽象出来思考. 当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时, 纯属世人所无法理解的关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的属灵观念就会进入.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