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иблия

 

创世记 24:22

Учиться

       

22 骆驼足了,那就拿一个环,重半舍客勒,两个镯,重舍客勒,给了那女子,

Из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Сведенборга

 

属天的奥秘 # 3063

Изучить этот эпизод

  
/ 10837  
  

3063. “施怜悯” 表爱的流注. 这从怜悯的本质清楚可知. 当需要帮助的人被爱或仁所关注时, 爱本身就转化为怜悯, 并变成怜悯. 因此, 怜悯是爱对那些贫乏不幸之人的体现. 但就内义而言, “怜悯” 在此表爱; “施怜悯” 表爱的流注, 因为它是从主的神性本身进入其神性人的一种流注. 事实上, 主正是藉着祂的圣爱使其人性变成神性, 因为爱是生命的真正存在, 而除了主之外, 没有人拥有圣爱. 关于主的爱, 请参阅前面的论述, 即: 主的生命是对全人类的爱 (2253节), 祂通过此爱而争战 (1690, 1789, 1812, 1813, 1820节). 这爱超出一切理解 (1799, 2077节). 主是圣爱本身 (2077, 2500, 2572节). “耶和华” 就是爱 (1735节). 除了爱, 没有任何事物拥有生命 (1589节). 凡拥有相爱的, 就拥有主的生命 (1799, 1802, 1803节). 爱与仁是属天者本身 (1419, 1824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Из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Сведенборга

 

属天的奥秘 # 1589

Изучить этот эпизод

  
/ 10837  
  

1589. “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 表从对良善的情感所获得的知识. 这从 “埃及” 和 “琐珥” 的含义清楚可知: 前面 (1164, 1165节) 论述过埃及的含义, “埃及” 的正面意义是指知识 (1462节); “琐珥” 是指对良善的情感. 琐珥是距离所多玛不远的一座城市, 当天使将罗得从所多玛的大火中抢出来时, 罗得也逃到这城 (如创世记 19:20, 22, 30所描述的). 此外, 其它地方也提到过琐珥 (创世记 14:2, 8; 申命记 34:3; 以赛亚书 15:5; 耶利米书 48:34), 在所有这些地方, 它都表示一种情感. 它因表对良善的情感, 故在反面意义上 (既有正面意义又有反面意义是常见情形) 也表对邪恶的情感.

外在人有三个组成部分: 理性, 知识和外在感觉. 理性相对内在, 知识相对外在, 外在感觉则最为外在. 内在人与外在人结合所凭借的, 正是理性; 理性的性质决定了该结合的性质. 此处的外在感觉是指视觉和听觉. 但是, 理性本身并不存在, 除非情感流入其中, 将其激活, 使之接受生命. 由此可知, 理性的性质取决于流入其中的情感的性质. 若对良善的情感流入, 它就会在理性中变成对真理的情感. 若对邪恶的情感流入, 情形则正好相反. 由于知识依附于理性, 并充当理性的工具, 故可知, 情感会流入知识, 并重新组织它; 因为外在人中唯有情感具有生命. 其原因在于, 对良善的情感从属天之物, 即从属天之爱降下来, 并将生命赋予它所流入的一切事物, 甚至赋予对邪恶的情感, 即恶欲.

实际上, 来自主的爱之善不断经由内在人流入外在人. 但人若由对邪恶的情感所支配, 就会败坏这善, 但带给它的生命却仍保留. 这一点可通过对比光线落在物体上来理解. 有些物体会以最美的方式接受光线, 并将它们转换为最美的色彩, 如钻石, 红宝石, 翡翠, 蓝宝石, 以及其它宝石. 然而, 有些物体却不以这种方式接受光线, 反而将它们转换成最丑的色彩. 同样的道理也可从不同人的不同秉性看出来. 有些人从别人那里接受良善及其一切情感, 有些人则将它们转变为邪恶. 这表明, 当理性 “如同耶和华的园子” 时, 从对良善的情感所获得的知识, 也就是 “到琐珥时的埃及地” 所表示的, 是何性质.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