성경

 

創世記 25

공부

   

1 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

2 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

3 約珊生了示巴和底但。底但的子孫是亞書利族、利都是族,和利烏米族。

4 米甸兒子是以法、以弗、哈諾、亞比大,和以勒大。這都是基土拉的子孫。

5 亞伯拉罕將一切所有的都以撒

6 亞伯拉罕把財物分他庶出的眾子,趁著自己還在世的時候打發他們離開他的兒子以撒,往東方去。

7 亞伯拉罕一生的年日是一十五歲。

8 亞伯拉罕壽高年邁,氣絕而,歸到他列祖(原文作本民)那裡。

9 他兩個兒子以撒以實瑪利把他埋葬在麥比拉洞裡。這洞在幔利前、赫人瑣轄的兒子以弗崙的田中,

10 就是亞伯拉罕向赫人買的那塊田。亞伯拉罕和他妻子撒拉都葬在那裡。

11 亞伯拉罕死了以賜福給他的兒子以撒以撒靠近庇耳拉海萊居住

12 撒拉的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亞伯拉罕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

13 以實瑪利兒子們的名字,按著他們的家譜記在下面。以實瑪利長子是尼拜約,又有基達、亞德別、米比衫、

14 米施瑪、度瑪、瑪撒、

15 哈大、提瑪、伊突、拿非施、基底瑪。

16 這是以實瑪利眾子的名字,照著他們的村莊、營寨,作了十二族的族長。

17 以實瑪利享壽一三十歲,氣絕而,歸到他列祖(原文作本民)那裡。

18 他子孫的住處在他眾弟兄東邊,從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書珥,正在亞述的道上。

19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後代記在下面。亞伯拉罕以撒

20 以撒娶利百加為妻的時候正四十歲。利百加是巴旦亞蘭地的亞蘭人彼土利的女兒,是亞蘭人拉班的妹子。

21 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就為他祈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

22 孩子們在他腹中彼此相爭,他就:若是這樣,我為甚麼活著呢(或作我為甚麼如此呢)?他就去求問耶和華

23 耶和華對他: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24 生產的日子到了,腹中果然是雙子。

25 先產的身體發紅,渾身有毛,如同皮衣,他們就給他起名以掃(就是有毛的意思)。

26 又生了以掃兄弟抓住以掃腳跟,因此給他起名雅各(就是抓住的意思)。利百加生下兩個兒子的時候,以撒年正六十歲。

27 兩個孩子漸漸長大,以掃善於打獵,常在田野;雅各安靜,常在帳棚裡。

28 以撒以掃,因為常吃他的野味;利百加卻雅各

29 有一天,雅各熬湯,以掃從田野回累昏了。

30 以掃雅各:我累昏了,求你把這紅湯給我喝。因此以掃以東(就是紅的意思)。

31 雅各:你今日把長子的名分給我罷。

32 以掃:我將要,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甚麼益處呢?

33 雅各:你今日對我起誓罷。以掃就對他起了誓,把長子的名分雅各

34 於是雅各將餅和紅豆湯以掃以掃吃了了,便起來走了。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

   

성경

 

羅馬書 9

공부

   

1 我在基督裡說真話,並不謊言,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

2 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

3 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

4 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

5 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阿們!

6 這不是說神的話落了空。因為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7 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惟獨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

8 這就是說,肉身所生的兒女不是神的兒女,惟獨那應許的兒女才算是後裔。

9 因為所應許的話是這樣說:到明年這時候我要,撒拉必生一個兒子。

10 不但如此,還有利百加,既從一個人,就是從我們的祖宗以撒懷了孕,

11 (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做出來,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

12 神就對利百加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

13 正如經上所記: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

14 這樣,我們可說甚麼呢?難道神有甚麼不公平麼?斷乎沒有!

15 因他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16 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

17 因為經上有話向法老說: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

18 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

19 這樣,你必對我說:他為甚麼還指責人呢?有誰抗拒他的旨意呢?

20 你這個人哪,你是誰,竟敢向神強嘴呢?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說:你為甚麼這樣造我呢?

21 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做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做成卑賤的器皿麼?

22 倘若神要顯明他的忿怒,彰顯他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

23 又要將他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

24 這器皿就是我們被神所召的,不但是從猶太人中,也是從外邦人中。這有甚麼不可呢?

25 就像神在何西阿書上說:那本來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我要稱為蒙愛的。

26 從前在甚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將來就在那裡稱他們為永生神的兒子。

27 以賽亞指著以色列人喊著說: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

28 因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話,叫他的話都成全,速速的完結。

29 又如以賽亞先前說過:若不是萬軍之主給我們存留餘種,我們早已像所多瑪,蛾摩拉的樣子了。

30 這樣,我們可說甚麼呢?那本來不追求的外邦人反得了,就是因信而得的

31 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反得不著律法的

32 這是甚麼緣故呢?是因為他們不憑著信心求,只憑著行為求,他們正跌在那絆腳石上。

33 就如經上所記:我在錫安放一塊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属天的奥秘 #3272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10837  
  

3272. “作了他们民的十二族长” 表该属灵教会的一切首要事物. 这从 “十二”, “族长” (princes) 和 “民” 的含义清楚可知: “十二” 是指信或教会的一切事物 (577, 2089, 2129末尾, 2130末尾节); “族长” 是指首要事物 (1482, 2089节); “民” 是指那些处于真理的人 (1259, 1260节), 因而是指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 因为这些人被认为是处在真理中. 在圣言中, 所有数字都表示真实事物, 这一点从频繁出现的数字 “十二” 很清楚地看出来. 每当这个数字出现在圣言中时, 它都表示一切事物. 如, 旧约中的 “十二支派” 和新约中的 “十二使徒” 表信的一切事物, 因而表教会的一切事物. 所以, 此处 “十二族长” 表该教会的一切首要事物, 这些事物由以实玛利的众多儿子来代表.

“十二” 具有这样的含义可以从前文所引用的经文, 以及下面的圣言经文看出来. 启示录:

我听见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数目: 犹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 流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 迦得支派中有一万二千. (启示录 7:4-5等)

此处 “各支派受印的有一万二千” 无非表示接受信仰, 也就是接受信之良善的所有人都得救了. 又:

有一个妇人, 身披日头, 脚踏月亮, 头戴十二星的冠冕. (启示录 12:1)

“妇人” 表教会 (252, 253节), “日头” 表属天之爱, “月亮” 表属灵之爱 (30-38, 1529, 1530, 2441, 2495节), “十二星” 表信的一切事物. “星” 是指对属于信的良善与真理的认知 (2495, 2849节).

又:

圣城新耶路撒冷有十二个门, 门上有十二位天使, 又有名字写在上头, 就是以色列儿子十二支派的名. 城墙有十二根基, 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 他用苇子量那城, 共有一万二千斯他丢. 又量了城墙, 按着人的尺寸, 就是天使的尺寸, 共有一百四十四 (12乘12) 肘. 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 (启示录 21:2, 12, 14, 16, 17, 21);

此处 “圣城” 无非表示主的属灵国度, “门”, “墙” 和 “根基” 表示构成仁与信的事物, 频繁提及的 “十二” 表示这些事物的全部. 谁都能看出, 所表示的并非字面上的十二支派和十二使徒. 又:

经过城内街道的中央, 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 结十二样果子, 每月都结果子. (启示录 22:2);

“十二样果子” 表仁的一切事物.

马太福音:

耶稣说, 我实在告诉你们: 你们这跟从我的人, 到复兴的时候, 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 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 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马太福音 19:28)

此处 “使徒” 并非用来表示使徒, “宝座” 不是用来表示宝座, “支派” 也不是用来表示支派, 而是用来表示信的一切事物 (参看2129节). 此外, 在旧约, 当提及 “十二支派” 时, 他们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 这同样适用于按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而刻在乌陵和土明上的十二宝石 (出埃及记 28:21), 也适用于摆在桌子上的十二个陈设饼 (利未记 24:5-6), 以及其它与十二的有关例子. 雅各或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的名字本身也包含信的一切事物, 蒙主怜悯, 这一点可见于下文 (29章和30章).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