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Bibbia

 

耶利米哀歌 1

Studio

1 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

2 她夜间痛哭,泪流满腮;在一切所亲的中间没有一个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诡诈待她,成为她的仇敌。

3 犹大因遭遇苦难,又因多服劳苦就迁到外邦。她在列国中,寻不着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狭窄之地将她追上。

4 锡安的径因无人守圣节就悲伤;她的城凄凉;她的祭司叹息;她的处女受艰难,自己也愁苦。

5 她的敌人为首;她的仇敌亨通;因耶和华为她许多的罪过使她受苦;她的孩童被敌人掳去。

6 锡安城(原文是女子;下同)的威荣全都失去。她的首领像不着场的鹿;在追赶的人前无力行走。

7 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时,就追想古时一切的乐境。她百姓落在敌人中,无人救济;敌人见,就因她的荒凉嗤笑。

8 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为不洁之物;素来尊敬她的,见她赤露就都藐视她;她自己也叹息退後。

9 她的污秽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结局,所以非常地败落,无人安慰她。她说:耶和华啊,求你我的苦难,因为仇敌夸大。

10 敌人伸,夺取她的美物;她眼见外邦人进入她的圣所─论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会中。

11 她的民都叹息,寻求食物;他们用美物换粮食,要救性命。他们说:耶和华啊,求你观,因为我甚是卑贱。

12 你们一切过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麽?你们要观:有像这临到我的痛苦没有─就是耶和华在他发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

13 他从使进入我的骨头,克制了我;他铺下罗,绊我的,使我回;他使我终日凄凉发昏。

14 我罪过的轭是他所绑的,犹如轭绳缚在我颈项上;他使我的力量衰败。主将我交在我所不能敌挡的人中。

15 耶和华轻弃我中间的一切勇士,招聚多人〔原文作大会〕攻击我,

16 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我的儿女孤苦,因为仇敌得了胜。

17 锡安举,无人安慰耶和华雅各已经出令,使四围的人作他仇敌;耶路撒冷在他们中间像不洁之物。

18 耶和华是公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众民哪,请我的话,我的痛苦;我的处女和少年人都被掳去。

19 我招呼我所亲的,他们却愚弄我。我的祭司长老正寻求食物、救性命的时候,就在城中绝气。

20 耶和华啊,求你观,因为我在急难中。我肠扰乱;我在我里面翻,因我大大悖逆。在外,刀使人丧子;在家,犹如死亡。

21 见我叹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却无人!我的仇敌都见我所遭的患难;因你做这事,他们都喜乐。你必使你报告的日子到,他们就像我一样。

22 愿他们的恶行都呈在你面前;你怎样因我的一切罪过待我,求你照样待他们;因我叹息甚多,中发昏。

Dalle opere di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8916

Studia questo passo

  
/ 10837  
  

8916. “和冒着烟的山” 表真理之良善本身, 这良善若不以外在形式, 是感知不到的. 这从 “山” 和 “冒烟” 的含义清楚可知: “山”, 此处即西乃山, 是指与天上的神性真理合一的神性良善 (8805节); “冒烟” 是指处于外在形式. “冒烟” 之所以表示处于外在形式, 是因为神性真理, 或内在形式上的圣言就像光和火焰, 而外在形式上的圣言则像云和烟. 这是因为神之真理, 或内在形式上的圣言就是它在天上的样子, 因而是它在天堂之光里的样子; 而外在形式上的圣言则是它在世上的样子, 因而是在世界之光里的样子; 相对于天堂之光, 世界之光就像云, 或相对于火焰的烟. 神之真理, 或内在形式上的圣言是圣言的内在意义, 外在形式上的圣言则是圣言的外在意义或字义. 这字义被称为 “云” (参看创世记 18章序言, 以及4060, 4391, 5922, 6343, 6752, 8106, 8781节); 它之所以被称为 “烟”, 是因为 “烟” 表示真理的模糊 (8819节). 这山在以色列眼前冒烟, 不是因为神性在那里具有这种性质, 而是因为神性照着看见它的各人的品性而显现给各人; 而看见祂的那些人的品性是这样: 他们认为敬拜完全在于外在事物, 根本不在于内在事物; 结果, 他们只照字义来理解圣言. 因此, 就正在宣布的真理而言, 神性只能向他们显为烟, 也就是显为模糊. 这也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他们 “远远地站着”, 以此表示他们远离内在事物. 下文有关于这些问题的详情.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