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Biblia

 

耶利米書 48:17

Estudio

       

17 凡在他四圍的和認識他名的,你們都要為他悲傷,:那結實的杖和那美好的棍,何竟折斷了呢?

De obras d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2906

Estudiar este pasaje

  
/ 10837  
  

2906. “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 表当地上尚有神性真理存留之时. 这从 “岁” 或年 (a year), “岁数” 或年数 (years) 和 “撒拉一生” (lives of Sarah) 的含义清楚可知: “岁” 或年 (a year) 是指教会自始至终的整个时期; “岁数” 或年数 (years) 是指各个时期 (参看2905); “撒拉一生” (lives of Sarah) 是指神性真理的各个状态, 如刚才所述 (2904节), 因而在此表示神性真理荡然无存的终了之时, 这也可从前面的内容推知.

“岁” 或年 (a year) 表教会自始至终的整个时期, 或也可说, 整个时期; 因而 “岁数” 或年数 (years) 表总的时期内的各个时间段或各个时期. 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可以看出来, 以赛亚书:

耶和华膏了我, 叫我传好消息给困苦的人; 差遣我包扎心碎的人, 报告被掳的得释放, 被囚的得开释; 报告耶和华的喜年, 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 (以赛亚书 61:1-2)

这论及主的到来. “耶和华的喜年” 表新教会的时间. 同一先知书:

报仇之日在我心中, 我救赎之年已经来到. (以赛亚书 63:4)

这也论及主的到来. “救赎之年” 表新教会的时间. 又:

这是耶和华的报仇之日, 也是为锡安争辩的报应之年. (以赛亚书 34:8)

此处的含义也一样.

这个时间还被称为 “追讨之年” (year of visitation), 耶利米书:

在追讨之年, 我必使灾祸临到亚拿突人. (耶利米书 11:23)

同一先知书:

我必使追讨之年临到摩押. (耶利米书 48:44)

在以西结书中看得更清楚:

过了多日, 你必被差派. 到末后之年, 你必来到脱离刀剑之地, 就是从多民中招聚出来之人的地, 到以色列常久荒凉的山上. (以西结书 38:8)

“末后之年” 表教会的末期, 这时, 教会已不再是教会, 那些以前属教会的人被弃绝, 从其它地方来的人则被接受. 以赛亚书:

主对我这样说, 一年之内, 照雇工的年数, 基达的一切荣耀必消没. (以赛亚书 21:16)

这也表示末期.

以西结书:

你因流了人的血, 就为有罪; 又因你所造的偶像, 就玷污自己; 使你的日子临近, 你到了你的年岁; 所以我叫你受列族的凌辱和各地的讥诮. (以西结书 22:4)

“到了年岁” 表到了主离弃教会的终了之时. 以赛亚书:

现在耶和华宣告说, 三年之内, 照雇工的年数, 摩押的荣耀与他的群众必被藐视, 余剩的人甚少无几. (以赛亚书 16:14)

“三年之内” 也表前教会的终结. “三” 既表终结之物, 也表开始之物 (参看1825, 2788节).

“七”, 以及 “七十” 也有同样的含义 (参看720, 728, 901节). 所以, 在以赛亚书, 经上说:

到那日, 推罗必被忘记七十年, 照着一王的年日; 七十年终了之后, 推罗必像妓女所唱的歌. 七十年终了以后, 耶和华便眷顾推罗, 使她再得妓女的淫资. (以赛亚书 23:15-17)

“七十年” 表整个时期, 从教会开始之时直到它气绝之时, 这也是 “一王的年日”, 因为 “王” 表教会的真理 (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节). 犹太人被掳的 “七十年” 也涉及类似的事. 在耶利米书, 论到被掳的, 经上同样说:

这些民族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 七十年满了以后, 我必刑罚巴比伦王和那民族的罪孽, 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 25:11-12; 29:10).

“岁” 或年, 以及 “岁数” 或年数表教会的整个时期, 或它持续的时间. 这可从玛拉基书进一步看出来:

看哪,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 你们所寻求的主, 立约的使者, 就是你们所仰慕的, 必忽然进入祂的殿; 看哪, 祂快乐要来到, 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祂来的日子, 谁能当得起呢? 那时, 犹大和耶路撒冷所献的供物, 必蒙耶和华悦纳, 仿佛上古之日, 古时之年. (玛拉基书 3:1-2, 4)

这论述的是主的到来. “上古之日” 表上古教会; “古时之年” 表古教会; “犹大的供物” 表出于属天之爱的敬拜; “耶路撒冷的供物” 表出于属灵之爱的敬拜; 显然, 此处并非指犹大, 也不是指耶路撒冷. 诗篇:

我追想上古之日, 古时之年. (诗篇 77:5)

此处 “上古之日” 和 “古时之年” 同样表这两个教会. 这一点从摩西书中看得更明显:

你当追想上古之日, 思念历代之年. 问你的父亲, 他必指示你; 问你的长者, 他们必告诉你. 至高者将地业赐给列族, 将世人分开. (申命记 32:7-8)

“岁” 或年和 “岁数” 或年数表教会的全部时期, 这也明显可见于哈巴谷书:

耶和华啊, 我听见你的名声, 就惧怕. 耶和华啊, 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 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 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 神从提幔而来, 圣者从巴兰山临到. (哈巴谷书 3:2-3)

这论及主的到来. “在年间” 表在时间的完满中, 至于何谓时间的完满, 可参前文 (2905节).

由于当用来论及主在地上的国度, 也就是教会时, “岁” 或年和 “岁数” 或年数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时期, 所以当论及主在天上的国度时, 它们表示永恒之物. 如诗篇:

我的神啊, 你的年数世世无穷. 你就祂, 你的年数没有穷尽! 你仆人的子孙要长存, 他们的种要坚立在你面前. (诗篇 102:24, 27-28)

又:

你要加添王的寿数, 他的年岁必存到世世; 他必永远住在神面前. (诗篇 61:6-7)

此处 “年岁” 表永恒之物, 因为这些话论述的是主及其国度.

把献为燔祭和祭物的一岁羊羔 (参看利未记 12:6; 14:10; 民数记 6:12; 7:15, 21, 27, 33, 39, 45, 51, 57, 63, 69, 75, 81等) 表主国度中纯真的属天之物, 这属天之物是永恒的. 由于这个原因, 一岁牛犊的燔祭在弥迦书中被提及, 因为它是最蒙悦纳的 (弥迦书 6:6).

就内义而言, “岁” 或年并非表示一年. 这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拥有圣言内义的天使没有任何年的概念; 但由于一年在尘世中是时间的全部时期, 故他们具有涉及教会各个状态的全部之物, 以及涉及天堂各个状态的永恒之物的概念, 而没有一年的概念. 对他们来说, 时间就是状态 (参看1274, 1382, 2625, 2788, 2837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De obras d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2015

Estudiar este pasaje

  
/ 10837  
  

2015. “君王从你而出” 表一切真理皆来自祂. 这从 “君王” 的含义清楚可知, 无论在圣言的历史部分还是预言部分, “君王” 都指真理, 这在前面有所论述 (1672节), 但没有充分阐明. 从 “列族” 表良善, “君王” 表真理可以看出圣言内义的性质, 还能看出内义距离字义何等遥远. 人在阅读圣言, 尤其历史部分时, 只会以为那里所提到的 “民族” 就是民族, “君王” 就是君王, 因而以为圣言本身所论述的真正主题是民族和君王. 殊不知, 民族和君王的概念一到天使那里就完全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良善与真理. 这一点看上去肯定显得很奇怪, 而且的确是一个悖论, 然而, 却是千真万确的. 若考虑到以下事实, 谁都能明白这个问题: 即若在圣言中, “民族” 表示民族, “君王” 表示君王, 那么主的圣言和其它历史或作品一样, 几乎不包含任何事物, 因而纯粹是世俗事件. 而事实上, 圣言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性, 因而是属天和属灵的.

仅举一例. 本节经文说, 亚伯拉罕极能生殖, 列族必从他而立, 君王必从他而出. 这句经文不就是纯粹的世俗事件, 根本不是天上的事吗? 因为这些事只含有世俗的荣耀, 而在天堂, 世俗的荣耀根本什么都不是. 但是, 若这是主的圣言, 那它必含有天堂的荣耀, 而无一丝世俗的荣耀. 所以, 字义在上达天堂时会完全被抹掉, 消失不见, 它会被净化得无一丝世俗之物掺杂. 因为 “亚伯拉罕” 并非指亚伯拉罕, 而是指主; 他 “极能生殖” 并非指他的后代极其繁多, 而是指主人性本质的良善会无限增多; “列族” 不是指诸民族, 而是指良善; “君王” 也不是指君王, 而是指真理. 尽管如此, 字面上的历史仍是真实的历史, 因为亚伯拉罕的确有这样一段对话, 他也的确极能生殖, 并且列族和君王从他而出.

“君王” 表真理, 这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以赛亚书:

外邦人必建筑你的城墙, 他们的王必服事你. 你也必吃列族的奶, 又吮列王的乳. (以赛亚书 60:10, 16)

“列族的奶” 和 “列王的乳” 绝非字面上的意思, 而是具有内义, 表示被赋予良善, 在真理上得到指教. 耶利米书:

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 或坐车, 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 (耶利米书 17:25; 22:4)

“或坐车, 或骑马” 是一个预言, 它表示富有认知之物. 这从先知书中的很多经文清楚看出来. 因此, 就内义而言, “君王进入这城的各门” 表他们要被赋予信之真理. 这就是圣言的天堂之义, 而世俗的字义会逐渐变成天堂之义.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在烈怒中藐视君王和祭司. 锡安的门, 都陷入土地内, 祂将她的门闩毁坏折断. 君王和首领落在列族中, 再没有律法. (耶利米哀歌 2:6, 9)

此处 “君王” 表信之真理, “祭司” 表仁之良善, “锡安” 表教会, 它被毁灭, 它的门闩被折断. 因此, “君王和首领落在列族中”, 也就是说, 真理及其所属一切将完全被驱逐, 以致 “再没有律法”, 即信之教义荡然无存. 以赛亚书:

在这孩子还不晓得弃恶择善之先, 你所憎恶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见弃. (以赛亚书 7:16)

这论及主的到来. “那地必致见弃” 表那时不复存在的信. “王” 是指将被憎恶的信之真理.

同一先知书:

我必向列族举手, 向万民竖立我的大旗, 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 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 他们的王后必作你的乳母. (以赛亚书 49:22, 23)

“列族” 和 “众女” 表良善, “万民” 和 “众子” 表真理, 如第一卷所示. “列族” 表良善 (1259, 1260, 1416, 1849节); “众女” 也表良善 (489-491节); 而 “万民” 表真理 (1259, 1260节); “众子” 也表真理 (489, 491, 533, 1147节). 因此, “君王” 一般表真理, 他们必被这真理滋养, 而他们的 “王后” 表良善, 他们必通过这良善被乳养. 无论你说良善与真理, 还是那些被良善与真理所主导的人, 意思都一样.

又:

他必洗净许多民族, 君王要闭口. 因所未曾传与他们的, 他们必看见; 未曾听见的, 他们要明白. (以赛亚书 52:15)

这论及主的到来. “民族” 表那些被良善的情感所激励的人, “君王” 表那些被真理的情感所激励的人. 诗篇:

现在, 君王啊! 你们应当省悟; 世上的审判官啊, 你们该受管教! 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 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当亲吻儿子, 恐怕祂发怒, 你们便在道中灭亡. (诗篇 2:10-12)

“君王” 表那些由真理所主导的人, 他们凭真理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作 “王的众子”. 此处 “儿子” 表主, 他在此叫做儿子, 是因为他是真理本身, 是一切真理的源头.

启示录:

他们唱新歌. 你配拿书卷, 配揭开其印. 你使我们成为我们神的君王和祭司, 我们要在地上执掌王权. (启示录 5:9, 10)

此处由真理所主导的人被称作 “君王”. 在马太福音中, 主也称他们为 “王的众子”:

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 田地就是世界, 好种就是王的众子, 稗子就是那恶者的众子. (马太福音 13:37, 38)

启示录:

第六位天使把碗倒在伯拉大河上, 河水就干了, 要给那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预备道路. (启示录 16:12)

“伯拉” 明显不是指伯拉, “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 也不是指从那个地区来的众王. “伯拉” 的含义可见于前文 (120, 1585, 1866节), 从那里明显可知, “从日出之地所来的众王的道路” 表源于爱之善的信之真.

又:

得救的列族要在城的光里行走, 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 (启示录 21:24)

此处 “列族” 表由良善所主导的人, “地上的君王” 表那些由真理所主导的人. 这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即此处的细节并非历史, 而是预言. 又:

地上的君王与坐在众水上的大淫妇行淫, 喝醉了她淫乱的酒. (启示录 17:2)

还有:

巴比伦用她邪淫大怒的酒把列族灌醉了. 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 (启示录 18:3, 9)

此处同样很明显, “地上的君王” 并非指君王, 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对信之教义, 即真理的歪曲和亵渎, 也就是 “邪淫”. “地上的君王” 表被歪曲和亵渎的真理.

又:

你所看见的那十角就是十王, 他们还没有得国, 但他们一时之间要和兽同得权柄, 与王一样. 他们同心合意将自己的能力权柄给那兽. (启示录 17:12, 13)

“王” 在此并非指王, 谁都能明显看出来这一点. 若所指的是王, 那么 “十王一时之间要得权柄, 与王一样” 就完全无法理解, 下面这些话也一样, 启示录:

我看见那兽和地上的君王, 并他们的众军都聚集, 要与骑白马的并祂的众军争战. (启示录 19:19)

该章13节公开声称, 骑白马的那一位就是神之道; 经上说与它争战的地上君王都聚集起来. “兽” 表被玷污的爱之善; “君王” 表被亵渎的信之真; 这些被称为 “地上的君王”, 是因为它们存在于教会 (“地” 是指教会, 参看662, 1066, 1067, 1262节). “白马” 表对真理的认知; “骑白马的” 表圣言. 这一事实在但以理书 (11章) 更为明显, 那里描述了 “南方王” 和 “北方王” 之间的战争, 这些术语表示真理与虚假的争战. 此处所描述的争战也被描述为历史上所发生的战争.

“王” 表真理. 由此可见, 当主被称作王和祭司时, 内义表示什么; 还可看出, 君王和祭司代表主的哪种本质属性. 君王代表祂的神性真理, 祭司代表祂的神性良善. 主作为王统治宇宙所凭借的一切秩序法则就是真理; 而作为祭司统治宇宙, 并且也主宰真理所凭借的一切法则就是良善. 因为唯独通过真理统治会将所有人都罚入地狱; 但通过良善统治则会把他们从地狱提上来, 并将其举升天堂 (参看1728节). 就主而言, 由于这二者, 即良善与真理联结在一起, 所以在古时, 它们由与祭司职份合在一起的王权来代表. 如麦基洗德, 他既是撒冷王, 同时也是至高神的祭司 (创世记 14:18). 后来, 在犹太人 (代表性教会就以自己的形式设立在他们中间) 当中, 祂由审判官和祭司来代表, 之后由诸王来代表.

不过, 由于 “王” 代表真理, 而真理不应是权力最大的, 原因如前所述, 即它们会定罪, 所以, 想要拥有王的想法十分令人厌恶, 以至于犹太人为此受到责备. 就其本身而言, 真理的性质被描述为王的权利 (撒母耳记上 8:11-18); 此前, 在摩西五经 (申命记 17:14-18), 他们通过摩西被指示要拣选源于良善的纯正真理, 而不要拣选虚假的真理; 不能以推理和记忆知识亵渎它. 这些就是刚才提到的摩西五经中的经文所给出的有关立王的指示所包括的考虑事项. 单从字义上看, 没人明白这一切. 然而, 这一切从内义所包含的细节清楚看出来. 因此, 很明显, “王” 和 “王权” 无非代表和表示真理.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