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иблията

 

如申命记 8

Проучване

   

1 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你們要謹守遵行,好叫你們存活,人數增多,且進去得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的那

2 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

3 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裡所出的一切話。

4 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也沒有腫。

5 你當心裡思想,耶和華─你管教你,好像管教兒子一樣。

6 你要謹守耶和華─你誡命,遵行他的道,敬畏他。

7 因為耶和華─你領你進入美,那,有泉,有源,從谷中

8 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和蜜。

9 你在那不缺食物,一無所缺。那石頭,山內可以挖銅。

10 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因他將那美你了。

11 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

12 恐怕你飽足建造房屋居住

13 你的牛加多,你的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

14 你就心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就是將你從埃及為奴之家領出來的,

15 引你經過那可怕的曠野,那裡有火、蠍子、乾旱無之地。他曾為你使從堅硬的磐石中流出來,

16 又在曠野將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是要苦煉你,試驗你,叫你終久享福;

17 恐怕你心裡: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

18 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他你的,為要堅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

19 你若忘記耶和華─你的,隨從別,事奉敬拜,你們必定滅亡;這是我今日警戒你們的。

20 耶和華在你們面前怎樣使列國的民滅亡,你們也必照樣滅亡,因為你們不耶和華─你們的話。

   

От "Съчиненията на Сведенборг

 

属天的奥秘 #3942

Проучете този пасаж

  
/ 10837  
  

3942. “在田里寻见风茄 (或催情果)” 表存在于仁与爱的真理与良善里面的婚姻之爱的要素. 这从 “风茄 (或催情果)” 和 “田” 的含义清楚可知: “风茄 (或催情果)” 是指属于婚姻之爱的要素, 如下文所述; “田” 是指教会, 因而是指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 因为这些构成教会 (368, 2971, 3196, 3310, 3500, 3508, 3766节). 译者并不知道 “风茄 (或催情果)” 是什么. 他们全都以为 “风茄 (或催情果)” 有果实或花朵, 译者们也都根据各自对风茄 (或催情果) 的理解给它们起名. 不过, 知道它们是哪种果实或花并不重要, 只需知道, 在属教会的古人当中, 所有果实和花朵都具有属灵意义, 因为古人知道, 整个自然界是一个代表主国度的舞台 (3483节). 他们知道, 三个王国中的一切事物具有代表性, 每一个事物都代表灵界的某种具体事物, 因而每种果实和花也是如此. 对他们来说, “风茄 (或催情果)” 就表示存在于良善与真理中的婚姻元素, 这一点从此处内义上的思路, 以及这个词在源语言中的词源可以看出来; 因为这个词来源于表示爱情和藉着爱情的结合的词 “风茄 (dudaim或译催情果). “风茄 (dudaim或译催情果) 由此而来, 表婚姻元素; 这一点从这些话明显可知:

我们早晨起来往葡萄园去, 看看葡萄开花结葡萄没有, 石榴开花放蕊没有; 我在那里要将我的爱情给你. 风茄放香. (雅歌 7:12-13)

所有这一切表明 “风茄” 表示什么.

就在其中找到这段经文, 被称为《雅歌》的这本书而言, 它并不属被称为 “摩西五经和先知书” 的书之列, 因为它没有内义, 不过, 却是以古时的风格来写的, 既充满从古教会的书籍所收集的具有属灵意义的事物, 又充满古教会中许多表示属天和属灵之爱, 尤其表示婚姻之爱的事物. 《雅歌》就是具有这种性质的书,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 就其字义而言, 许多事物并不得体, 不像名为 “摩西五经和先知书” 的书. 不过, 由于它里面收集了许多诸如以属天和婚姻之爱为其真正意义的那类事物, 故这本书看上去似乎具有某种神秘意义.

从 “风茄” 的这种含义可以看出, 经上所说的 “流便在田里寻见风茄” 表示存在于爱与仁的真理与良善里面的婚姻元素, 也就是说表示那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的. 因为婚姻元素无非是指诸如能与良善结合的那类真理, 和诸如能与真理结合的那类良善. 良善与真理的这种结合也就是一切婚姻之爱的来源 (2728, 2729, 3132节). 所以, 真正的婚姻之爱若不在良善与真理里面, 因而同时在天上的婚姻里面, 就不存在.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От "Съчиненията на Сведенборг

 

属天的奥秘 #2708

Проучете този пасаж

  
/ 10837  
  

2708. “住在旷野” 表相对模糊之物. 这从 “住” 和 “旷野” 的含义清楚可知: “住” 是指生活 (参看2451节); “旷野” 是指拥有极少生命之物. (参看1927节), 此处是指相对模糊之物. 相对属天教会的状态而言, 属灵教会的状态就是相对模糊之物; 或相对属天之人的状态而言, 属灵之人的状态就是相对模糊之物. 属天之人具有对良善的情感, 属灵之人具有对真理的情感; 属天之人拥有直觉, 而属灵之人则拥有良知的指示; 主向属天之人显为太阳, 向属灵之人显为月亮 (1521, 1530, 1531, 2495节). 前者通过主所拥有的光既能使他们看见主的善与真, 也能使他们觉察善与真. 这光就像白天的日光; 而后者通过主所拥有的光则像夜间的月光, 因此, 比起那些属天之人, 这些人居于昏暗中. 原因在于, 属天之人具有对主之爱, 因而具有主的生命本身; 而属灵之人具有对邻之仁和信, 诚然, 他们也具有主的生命, 但相对模糊. 正因如此, 属天之人从不推理信及其真理, 因为他们通过良善处于对真理的直觉中, 只是简单说 “就是这样”; 而属灵之人则谈论并推理信之真理, 因为他们通过真理处于对良善的良知中. 这种区别的另外一个原因是, 对属天之人来说, 爱之善被植入在其心智的意愿部分, 人的主要生命就居于这意愿部分; 而对属灵之人来说, 爱之善则被植入在认知部分, 人的次要生命就居于认知部分. 这就是为何比起属天之人, 属灵之人居于昏暗中的原因 (参看81, 202, 337, 765, 784, 895, 1114-1125, 1155, 1577, 1824, 2048, 2088, 2227, 2454, 2507节).

这种相对模糊性在此被称为 “旷野”. 在圣言中, “旷野” 既表示少有人居住和耕种, 也表示根本没人居住和耕种, 因而具有双重意义. 当表示少有人居住和耕种, 也就是有少量居所, 羊群, 牧场和水的地方时, 它表示相对来说那些拥有少量生命和光明之物或人, 如相比属天之物或属天之人, 属灵之物或属灵之人的情形. 但当表示根本没人居住和耕种, 也就是根本没有居所, 羊群, 牧场和水的地方时, 它表示那些经历良善的消磨和真理的荒凉之人.

“旷野” 表示相对来说少有人居住或耕种, 或有少量居所, 羊群, 牧场和水的地方. 这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以赛亚书:

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 海岛和其上的居民, 都当向耶和华唱新歌, 从地极赞美祂; 愿旷野和其中的城邑, 并基达人居住的村庄都当扬声; 愿磐石的居民欢唱, 愿他们在山顶上呐喊. (以赛亚书 42:10-11)

以西结书:

我必与他们立平安的约, 使恶兽从地上绝迹, 他们就必在旷野安然居住, 在林中安睡; 我必使他们与我山冈的四围成为福源; 田野的树必结果, 地也必生出土产. (以西结书 34:25-27)

此处论述的是属灵之人. 何西阿书:

我必领她到旷野, 和她谈心; 从那里我必赐给她葡萄园. (何西阿书 2:14-15)

此处论述的是真理的荒凉, 以及随后的安慰. 诗篇:

旷野的草场滴落, 小山以欢乐束腰; 草场以羊群为衣, 山谷也盖满了五谷. (诗篇 65:12-13)

以赛亚书:

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 使干地变为水泉. 我要在旷野种上什亭的香柏树, 桃金娘和橄榄树; 我要在沙漠栽植杉树; 好叫他们看见, 知道, 思想, 明白, 这是耶和华的手所做的, 是以色列的圣者造了它. (以赛亚书 41:18-20)

此处论述了那些对真理无知之人的重生, 或外邦人, 以及那些经历荒凉之人的启示和教导; “旷野” 就论及这些人; “香柏树, 桃金娘和橄榄树” 表内层人的各种真理与良善; “杉树” 表外层人的各种真理与良善. 诗篇: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旷野, 叫水泉变为干旱之地; 祂使旷野变为水池, 叫旱地变为水泉. (诗篇 107:33, 35)

此处的意思也一样. 以赛亚书:

旷野和干旱之地必因它们欢喜, 沙漠也必快乐, 又像玫瑰开花. 必开花繁盛; 在旷野必有水喷出, 在沙漠必有溪河涌流. (以赛亚书 35:1-2, 6)

同一先知书:

你必像浇灌的园子, 又像水流不绝的水泉; 那些出于你的人, 必修造往日的旷野. (以赛亚书 58:11-12)

同一先知书:

等到圣灵从高处浇灌我们, 旷野就变为迦密, 迦密看如森林; 公平要居在旷野, 公义要居在迦密. (以赛亚书 32:15-16)

此处论述的是属灵教会, 尽管有人居住和耕种, 但与属天教会相比, 仍被称为 “旷野”. 因为经上说 “公平要居在旷野, 公义要居在迦密”.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 “旷野” 表相对模糊的状态, 因为它被称为 “旷野”, 还被称为 “森林”; 模糊的状态明显可见于耶利米书:

这世代的人哪, 你们要看明耶和华的话. 我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 或作幽暗之地呢? (耶利米书 2:31)

“旷野” 表示根本没人居住和耕种, 也就是根本没有居所, 羊群, 牧场和水的地方, 因而表示那些经历良善的消磨和真理的荒凉之人. 这一点也可从圣言明显看出来. 这种 “旷野” 以两种不同的含义来使用, 也就是说, 它可用来论及那些以后被改造之人, 和那些无法被改造之人. 关于那些以后被改造之人, 如此处的夏甲和她儿子, 我们在耶利米书中读到:

耶和华如此说, 你幼年的恩爱, 你在旷野, 在未曾耕种之地跟随我, 我都为你记着. (耶利米书 2:2)

此处论述的是耶路撒冷, 它在此表属灵的古教会. 摩西书:

耶和华的分是祂的百姓; 雅各是祂产业的顺位继承者; 祂在沙漠之地, 在咆哮, 荒凉的旷野找到了他; 祂引领他, 叫他明白, 保守他, 如同保守眼中的瞳人. (申命记 32:9-10)

诗篇:

他们在旷野孤寂的路上漂流, 寻不见可住的城邑. (诗篇 107:4)

此处论述的是那些经历真理的荒凉并正被改造的人. 以西结书:

我必带你们到万民的旷野, 我怎样在埃及地的旷野审判你们的列祖, 也必照样在那里审判你们. (以西结书 20:35-36)

此处同样论述了那些正被改造之人所经历的消磨和荒凉.

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旅程和漂泊无非代表那些有信之人在改造之前所经历的消磨和荒凉, 因而代表他们的试探. 因为当人们经历属灵的试探时, 他们也经历消磨和荒凉. 这一点也可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摩西书:

在旷野, 耶和华在你们所行的一切路上带领你们, 如同人带领自己的儿子一样, 直等你们来到这地方. (申命记 1:31)

另一处:

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一路引领你这四十年, 是要苦炼你, 试验你, 要知道你心内如何, 肯守祂的诫命不肯. 祂苦炼你, 任你饥饿, 将你所不认识, 你列祖也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 使你知道人不是单靠食物活着, 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活着. (申命记 8:2-3)

还有:

不要忘了, 耶和华引你经过那大而可怕的旷野, 那里有毒蛇, 火蛇和蝎子; 有干渴无水之地; 祂曾给你从燧石而出的水; 又在旷野将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 是要苦炼你, 试验你, 叫你终究得好处. (申命记 8:15-16)

此处 “旷野” 表消磨和荒凉, 就是诸如那些处于试探之人所经历的那种. 他们在旷野四十年的旅程和漂泊描述了教会争战的每一个状态, 即当依靠自己时, 它如何失败; 而当依靠主时, 它如何得胜.

在启示录, 对 “逃到旷野的妇人” 的描述无非表示教会所经历的试探: 那生了一个儿子, 一个男孩子的妇人就逃到旷野, 在那里有神给她预备的地方; 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 叫她能飞到旷野, 到自己的地方; 蛇就在妇人身后, 从口中吐出水来, 如一股洪水一样, 要使她被洪水冲走. 地却帮助妇人; 地开了口, 把龙从口中所吐出的洪水吞下去. (启示录 12:6, 14-16)

“旷野” 用来论及完全荒废的教会, 和那些良善与真理完全荒废的人, 他们无法被改造. 这一点可见于以下经文, 以赛亚书:

我使江河变为旷野, 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 干渴而死; 我使诸天以黑暗为衣服. (以赛亚书 50:2-3)

同一先知书:

你的圣城变为旷野, 锡安变为旷野, 耶路撒冷成为荒凉之处. (以赛亚书 64:10)

耶利米书:

我观望, 看, 迦密变为旷野, 她的一切城邑在耶和华面前都被拆毁. (耶利米书 4:26)

同一先知书:

许多牧人毁坏我的葡萄园, 将我的分践踏在脚下, 使我美好的分变为荒凉的旷野. 他们使它成为荒凉之处, 它既荒凉, 便向我悲哀; 全地荒凉, 因无人把它放在心上. 行毁灭的来到旷野一切的山坡上. (耶利米书 12:10-12)

约珥书:

火烧灭旷野的草场 (folds); 火焰烧尽田野的树木. 溪水干涸, 火也烧灭旷野的草场 (folds). (约珥书 1:19-20)

以赛亚书:

他使世界如同旷野, 使其城邑倾覆. (以赛亚书 14:17)

这论及路西弗. 同一先知书:

论海之旷野的预言. 它从旷野, 从可怕之地而来, 好像南方的旋风. (以赛亚书 21:1)

“海之旷野” 表被记忆知识所荒废的真理和基于它们的推理.

由此可见以下论及施洗约翰的经文表示什么:

这就是以赛亚所说的, 在旷野有人声呼喊着: 预备主的道, 修直祂的路. (马太福音 3:3; 马可福音 1:3; 路加福音 3:4; 约翰福音 1:23; 以赛亚书 40:3)

这些话的意思是: 那时, 教会完全荒废, 以致再没有任何良善与真理存留.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非常明显地看出来: 即那时, 没人知道人有内在之物, 或圣言有内在之物, 因此没人知道弥赛亚或基督要来永远拯救他们. 上述经文也表明以下这些经文表示什么: 约翰在旷野, 直到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的日子 (路加福音 1:80); 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 (马太福音 3:1等); 他在旷野施洗 (马可福音 1:4). 因为他也代表教会的状态. 从 “旷野” 的含义也可以看出, 主为何经常退到旷野 (如马太福音 4:1; 15:32到末尾; 马可福音 1:12-13, 35-40, 45; 6:31-36; 路加福音 4:1; 5:16; 9:10等; 约翰福音 11:54). 从 “山” 的含义也明显看出主为何退到山上 (如马太福音 14:23; 15:29-31; 17:1等; 28:16-17; 马可福音 3:13-14; 6:46; 9:2-9; 路加福音 6:12-13; 9:28; 约翰福音 6:15).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