Из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Сведенборга

 

属天的奥秘 # 4229

Изучить этот эпизод

  
/ 10837  
  

4229. 第32

最后的审判 (续)

我们从第三卷 (系指拉丁文的第3卷) 开始解释主在马太福音 24章关于最后审判的预言. 这些解释被放在了那一卷最后几章的开头部分, 目前已解释到31节 (参看3353-3356, 3486-3489, 3650-3655, 3897-3901, 4056-4060节).

概括地说, 主的这些预言的内义从所给出的解释很清楚看出来, 即祂预言了教会的逐渐毁灭和最终一个新教会的建立, 其次序如下:

⑴教会成员不再知道何为良善与真理, 反而开始彼此争论它们.

⑵他们蔑视它们.

⑶他们从心里不承认它们.

⑷他们亵渎它们.

⑸由于信之真理和爱之良善仍存留在某些被称为 “选民” 的人当中, 故经上描述了那时信之真理所具有的状态.

⑹然后描述了仁的状态.

⑺最后论述了一个新教会的开始, 由最后所解释的那些话来表示, 即:

祂要差遣祂的使者, 用号筒的大声, 将祂的选民从四风, 从天这边到天那边, 都招聚了来. (马太福音 24:31)

这些话表示一个新教会的开始 (参看4060末尾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Из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Сведенборга

 

新耶路撒冷及其天堂教义 # 246

Изучить этот эпизод

  
/ 325  
  

246. 摘自《天堂的奥秘》

教会所在之处圣言得以传扬, 神圣真理被揭示, 人们由此而认识主 (n. 天国的秘密3857, 10761). 尽管如此, 这并不意味着出生于教会的人就属于教会, 只有被主通过圣言的真理重生的人, 即过着仁爱生活的人, 才属于教会 (n. 6637, 10143, 10153, 10578, 10645, 10829). 教会之人或者心中有教会的人是为了真理的缘故喜爱真理, 换言之, 他们热爱真理因为它是真理. 他们根据圣言检验他们生于斯的教会的教义是否正确 (n. 5432, 6047). 否则, 每个人都能宣称自己的宗教是真理, 因为曾有人这样说了, 或者因为起源于他的家乡 (n. 6047).

主的教会, 包括世上所有按照他们的宗教原则去践行良善生活的人们 (n. 3263, 6637, 10765). 一切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生活良善, 并且承认一个上帝, 都被主接纳并且进入天堂. 因为践行良善的所有人都承认主, 良善来自主, 主就在良善之中 (n. 2589-2604, 2861, 2863, 3263, 4190, 4197, 6700, 9256). 在主的眼里, 普天下的全体教会形如一个人 (n. 7396, 9276). 祂看天堂也一样, 因为教会是地上的天堂, 或地上的主的国度 (n. 2853, 2996, 2998, 3624-3629, 3636-3643, 3741-3745, 4625). 此外, 认识主并传扬圣言的教会, 就像人体内的心和肺与身体其它部分的关系一样, 身体依靠心和肺给它们提供生命的源泉 (n. 637, 931, 2054, 2853). 这就是为什么, 除非有教会传扬圣言使人们认识主, 人类不能被拯救 (n. 468, 637, 931, 4545, 10452). 教会是天堂的基础 (n. 4060).

教会有内在和外在之分 (n. 1242, 6587, 9375, 9680, 10762). 教会的内在特征是爱主和爱友邻. 因此, 由爱主和爱友邻而且喜爱良善和真理的人构成了内在教会; 基于顺服和信仰而践行外在敬拜的人构成了外在教会 (n. 1083, 1098, 4288, 6380, 6587, 7840, 8762). 认识何谓真理和良善并因而去行动, 构成了教会的外在形态; 而盼望和热爱真理与良善并因而去行动, 是教会的内在实质 (n. 4899, 6775). 当属于外在教会的人敬拜时, 内在的教会能若隐若现的呈现出来 (n. 6775). 内在和外在教会构成了一个教会 (n. 409, 10762).

每一个人都有内在和外在, 内在呈现天堂的形象, 外在表达世界的样式. 因此, 若人想成为一个教会, 他的行动必须内外合一 (n. 3628, 4523, 4524, 6057, 6314, 9706, 10472). 教会在人的内在, 同时也在人的外在, 但是不在脱离内在的外在中 (n. 1795, 6580, 10691). 人内在教会的状况取决于他拥有真理的特性和品质, 以及他生命中良善植入的尺度 (n. 1238).

像天堂一样, 教会存在于每个人里面, 因此, 教会通常由有教会在内的人组成 (n. 3884). 为了一个教会可以存在, 必须有生活的教义, 也就是仁爱的教义 (n. 3445, 10763, 10764). 仁爱构成了教会, 而不是与仁爱分离的信仰构成教会 (n. 916). 所以, 不是与仁爱分离的信仰教义, 而是信仰与仁爱结合的教义以及顺从它的生活构成教会 (n. 809, 1798, 1799, 1834, 1844, 4468, 4672, 4689, 4766, 5826, 6637). 除非教导的真理植根于仁心爱行里, 因而也就是在人的生命里, 否则没有教会与人同在 (n. 3310, 3963, 5826). 如果人所倾心关注的只是信仰的道理, 教会不与他同在 (n. 5826). 如果教会里仁爱居首, 信仰随后, 这教会将会何等美善? (n. 6269) 而如果信仰居首, 这教会将会有多少邪恶? (n. 6272). 在古教会, 仁爱是教会的核心和本质 (n. 4680). 如果所有人都有仁爱, 教会将会像天堂一样 (n. 2385, 2853). 如果良善是教会的特征, 而不是没有良善的真理, 或者说, 如果仁爱成为主导而不是仅有信仰, 教会将是表里如一的, 他们不会专注于某些信仰教义或外在敬拜方式上的差异 (n. 1285, 1316, 2982, 3267, 3445, 3451).

每个教会都从仁爱开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仁爱不断减少 (n. 494, 501, 1327, 3773, 4689). 取而代之的是转向邪恶所生之谬误, 并最终转向邪恶 (n. 1834, 1835, 2910, 4683, 4689). 教会的盛衰如同人从婴儿到老年的转变 (n. 10134); 还可比喻为太阳的朝升至暮落 (n. 1837). 关于基督教会一路走来直至最后的状况, 包括主在马太福音 24章所做预言的解释, 从起初到末了以至祂的再来, 都讲述在下列章节里 (n. 3353-3356, 3486-3489, 3650-3655, 3571-3757, 3897-3901, 4057-4060, 4229-4335, 4422-4424, 4635-4638, 4807-4810, 4954-4959, 5063-5071). 如今, 基督教会处于它的末日, 它丢失了信, 因为没有了爱 (n. 3489, 4689). “最后的审判”是教会的最后时日 (n. 2118, 3353, 4057, 4333, 4535). 这里描述了教会的荒废 (n. 407-411). 世界的末了和主的再来指的是旧教会的终结和新教会的开始 (n. 2243, 4535, 10622). 当旧教会终结时, 深刻的真理得以揭示, 以响应同时兴起的新教会之需 (n. 3398, 3786). 下面的章节介绍了关于非基督徒中教会的建立 (n. 1366, 2986, 4747, 9256).

  
/ 325  
  

史威登堡读书会翻译,刘广斌修译 (English Meaning: translated by Swedenborg Study Team, revised by Guang Bin Liu)

Из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Сведенборга

 

属天的奥秘 # 2568

Изучить этот эпизод

  
/ 10837  
  

2568. 本章前面已说明, 若请教理性, 教义必变得无效 (2516, 2538节); 不能请教理性 (2519, 2531节). 但此处又说, 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与真理. 乍一看, 这些话似乎彼此冲突和矛盾,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前面说明了主是何情况, 现在则告知人又是何情况.

对人来说, 通过理性事物看待信之教义是一回事, 通过信之教义看待理性事物完全是另一回事. 通过理性事物看待信之教义就是不信圣言, 或不信取自圣言的教义, 除非人通过理性事物信服, 事情的确如此; 而通过信之教义看待理性事物就是先相信圣言, 或取自圣言的教义, 然后用理性事物加以确认. 前一种情况颠倒秩序, 导致什么也不信; 而后一种才是真正的秩序, 并使这个人更好地相信. 经上说亚比米勒因那女人的缘故而必死在此就是指前一种情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若请教理性, 信之教义必变得无效 (2516, 2538节); 而经上说亚比米勒赐下牛羊, 仆婢是指后一种情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信之教义富有理性和属世的良善与真理.

就内义而言, 这些事在圣言中有大量论述, 尤其论及亚述和埃及的地方. 原因在于, 当通过理性事物来看待信之教义时, 也就是说, 当一个人若不通过理性事物信服事情的确如此, 就不相信时, 信之教义不仅变得无效, 而且它所包含的任何事物也都被否认; 而当通过信之教义来看待理性事物时, 也就是说, 当一个人相信圣言, 后来用理性事物加以确认时, 教义就是活的, 而它所包含的任何事物都得到肯定.

因此, 有两种基本心态: 其中一种导向彻底的愚蠢和疯狂, 而另一种则导向完美的聪明和智慧. 前一种心态否认一切事, 或发自内心说, 除非通过理解而信服, 或通过感官而认知, 否则就无法相信. 这是一种导向彻底愚蠢和疯狂的心态, 被称为否定态度. 而另一种心态则肯定构成取自圣言教义的事物, 或内心思考并相信那些事都是真的, 因为主就这么说的. 这是一种导向完美聪明和智慧的心态, 被称为肯定态度.

凡出于否定态度思考问题的人越请教理性事物, 记忆知识, 甚至哲学概念, 就越抛掷自己, 沉入黑暗, 直到最后否认一切. 这是因为, 人无法通过低级事物来理解高级事物, 也就是说, 无法通过低级事物来理解属灵和属天之物, 更不用说神性事物了. 因为这些事物远远超出他的全部认知. 而且, 若是这种情况, 人就会出于否定心态看待一切事. 而另一方面, 凡出于肯定态度思考问题的人则会通过尽可能利用的理性事物, 记忆知识, 甚至哲学概念来确认. 因为对他们来说, 所以这些事物都能起到确认作用, 使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此外, 有些人在否认之前存有疑惑, 而有些人在肯定之前存有疑惑. 否认之前存有疑惑的, 是那些倾向于邪恶生活的人; 若被这种生活带走, 那么他们只要想到这些事, 就会否认它们. 然而, 肯定之前存有疑惑的人则倾向于良善的生活. 若他们允许自己被主折向这种生活, 那么他们越思考这些事, 就越肯定. 这个问题在下面的章节还会进一步予以论述. 蒙主怜悯, 我会在那里详述它们 (参看2588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