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íblia

 

但以理书 4

Estude

   

1 尼布甲尼撒王晓谕住在全地各方、各国、各族的人说:愿你们大享平安!

2 我乐意将至的神向我所行的神迹奇事宣扬出来。

3 他的神迹何其大!他的奇事何其盛!他的国是永远的;他的权柄存到万代!

4 尼布甲尼撒安居在宫中,平顺在殿内。

5 我做了一梦,使我惧怕。我在床上的思念,并脑中的异象,使我惊惶。

6 所以我降旨召巴比伦的一切哲士到我面前,叫他们把梦的讲解告诉我。

7 於是那些术士、用法术的、迦勒底人、观兆的都进来,我将那梦告诉了他们,他们却不能把梦的讲解告诉我。

8 末後那照我神的名,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来到我面前,他里头有圣神的灵,我将梦告诉他说:

9 术士的领袖伯提沙撒啊,因我知道你里头有圣神的灵,甚麽奥秘的事都不能使你为难。现在要把我梦中所见的异象和梦的讲解告诉我。

10 我在床上脑中的异象是这样:我看见地当中有一棵树,极其大。

11 那树渐长,而且坚固,高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

12 叶子华美,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卧在荫,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凡有血气的都从这树得食。

13 我在床上脑中的异象,见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

14 大声呼叫:伐倒这树!砍枝子!摇掉叶子!抛散果子!使走兽离开树,飞鸟躲开树枝。

15 树墩却要留在地内,用铁圈和铜圈箍住,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

16 使他的心改变,不如人心;给他一个兽心,使他经过期(期:或译年;本章同)。

17 这是守望者所发的命,圣者所出的令,好叫世人知道至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或立极卑微的人执掌国权。

18 这是我─尼布甲尼撒王所做的梦。伯提沙撒啊,你要说明这梦的讲解;因为我国中的一切哲士都不能将梦的讲解告诉我,惟独你能,因你里头有圣神的灵。

19 於是称为伯提沙撒的但以理惊讶片时,心意惊惶。王:伯提沙撒啊,不要因梦和梦的讲解惊惶。伯提沙撒回答:我主啊,愿这梦归与恨恶你的人,讲解归与你的敌人。

20 你所见的树渐长,而且坚固,得顶天,从地极都能看见;

21 叶子华美,果子甚多,可作众生的食物;田野的走兽住在其;天空的飞鸟宿在枝上。

22 王啊,这渐长又坚固的树就是你。你的威势渐长及天,你的权柄管到地极。

23 王既看见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将这树砍伐毁坏,树墩却要留在地内,用铁圈和铜圈箍住;在田野的青草中,让天露滴湿,使他与地上的兽一同吃草,直到经过七期。

24 王啊,讲解就是这样:临到我主我王的事是出於至者的命。

25 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吃草如牛,被天露滴湿,且要经过七期。等你知道至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

26 守望者既吩咐存留树墩,等你知道诸天掌权,以後你的国必定归你。

27 王啊,求你悦纳我的谏言,以施行公断绝罪过,以怜悯穷人除掉罪孽,或者你的平安可以延长。

28 这事都临到尼布甲尼撒王。

29 过了十二个月,他游行在巴比伦王宫里(原文是上)。

30 :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要显我威严的荣耀麽?

31 这话在王口中尚未完,有声音从天降下,尼布甲尼撒王啊,有话对你,你的国位离开你了。

32 你必被赶出离开世人,与野地的兽同居,吃草如牛,且要经过七期。等你知道至者在人的国中掌权,要将国赐与谁就赐与谁。

33 当时这话就应验在尼布甲尼撒的身上,他被赶出离开世人,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湿,头发长长,好像鹰毛;指甲长长,如同鸟爪。

34 日子满足,我─尼布甲尼撒举目望天,我的聪明复归於我,我便称颂至者,赞美尊敬活到永远的神。他的权柄是永有的;他的国存到万代。

35 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为虚无;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他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能拦住他手,或问他,你做甚麽呢?

36 那时,我的聪明复归於我,为我国的荣耀、威严,和光耀也都复归於我;并且我的谋士和大臣也来朝见我。我又得坚立在国位上,至大的权柄加增於我。

37 现在我─尼布甲尼撒赞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为他所做的全都诚实,他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动骄傲的,他能降为卑。

   

Comentário

 

尼布甲尼撒的第二个梦

Por Andy Dibb (máquina traduzida em 中文)

Floor mosaic of a the Tree of Life (as a pomegranite) from the Big Basilica at Heraclea Lyncestis. Bitola, Macedonia.

在《但以理书》中,第四章是由变化很大的尼布甲尼撒在本章的事件之后叙述的。从内部意义上讲,这个故事既显示了主在引导我们时的怜悯,也显示了我们在愿意向主敞开心扉并祈求他的领导之前所沉沦的绝望的深渊。

在故事的开头,尼布甲尼撒的无所事事模仿的是当事情看起来很顺利,没有诱惑遮蔽我们的天空时的自满感,而本质上的自私再次宣称自己。我们的思想是它的房子,它的宫殿。我们在受到诱惑或与自私感作斗争后进入这种状态,这时我们把斗争放在一边,安于自己的功劳。我们不知道再生是一个持续的状态,一个诱惑接着另一个诱惑,一旦良知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建立起来,过不了多久,自私的昏睡就会受到挑战。

当尼布甲尼撒在他的房子里休息时,他做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梦,一个他不知道的梦。就像以前他不明白自己的梦一样,他叫来了魔术师、占卜师、迦勒底人和占卜师,他们又一次无法解释这个梦。

我们常常感觉到,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同样的诱惑。我们可能会怀疑我们是否会重生。这是因为我们陷入了自私的状态,由休息的国王代表。但是,当我们遇到这种自私的阻力时,我们又会回到我们所有的旧思维模式中来帮助我们。

最终,尼布甲尼撒打电话给但以理,告诉他他的梦。当他在七年的病痛之后叙述这个故事时,他用的是之前说过的话。他称呼但以理为贝特沙撒,因为他在受诱惑之前就是这样看待他的。即便如此,他还是认识到圣神的灵在他里面的存在,承认但以理有解释梦和给出解释的能力。

王的第二个梦是一棵大树的形象,栽在地上,高得可以从地极看到。这与大雕像的形象相似,大雕像的头是金的。正如我们前面所看到的,这个形象代表了最初的完美状态,随后随着一个人偏离这个理想而衰退。这座雕像表明,如果不加控制,自爱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将我们带入精神毁灭的最终状态。

在这个新的梦中,地球中间的树是指伊甸园中间的生命树。这两棵树都象征着智慧。生命之树代表最古老的人从爱中获得的感知(天国的秘密103),但尼布甲尼撒的树是来自于对自我的爱,以及人们在这种爱的驱使下产生的不同看法(启示录的解释》1029:6).

但当尼布甲尼撒在梦中看到这棵树时,它是可爱的。梦中的一切,通常都有美好的意义,反而有了负面的意义。那些叶子和花,本应是指导真理的图画(天国的秘密9553),代表相反的意思,即误导我们的假话。我们看到王如何称呼他的假向导:魔术师、占卜师、星相师和迦勒底人。

鸟儿代表来自自私的错误思想(天国的秘密5149).这些都让人相信自私,为其辩解,并找到新的方式来表达它。因此,这棵树就有了自私心态的智力图景。但思想是由智力和情感组成的。树下还有一些野兽,代表我们所关心的事物。

当自私在我们心中占主导地位时,就像尼布甲尼撒统治巴比伦一样,所有较小的爱都以这种主导的爱为线索。因此,田野里的野兽被吸引到树下寻找食物和住所。

在这个场景设定之后,尼布甲尼撒看到 "有一位看守的,是圣洁的,从天上下来"。这个不可描述的守望者的出现是这个梦的转折点,标志着这个直达天堂的奇迹开始结束。

在自私的状态下,我们在精神上是睡着的,就像尼布甲尼撒做梦时睡着一样。但主从不睡觉。我们头脑中的真理始终保持警惕,寻找将自己带到我们意识中的方法,引导我们走出自私的状态。就在尼布甲尼撒的世界里一切似乎都是正确的时候,他开始意识到有一个监视者--真理。

在一瞬间,国王的宁静被改变了:一种比他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命令毁灭这棵树,而他对此无能为力。这些话清楚地表明,我们的自私状态是多么脆弱。在它们最强大的时候,它们似乎是如此强大,但在真理面前,它们被显示为肮脏的小东西。真理具有揭露邪恶的力量,我们不应该害怕让它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这样做。站在自私的立场上,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就像它可能感觉到的那样,而是解放的新生活的开始。

但我们仍然需要一些自我意识。关注我们自己的福祉并没有错;这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自私是我们的一部分,但它需要被控制住,服从于服务主和邻居的更高的爱。

这就是为什么看守者没有下令完全毁掉这棵树:树桩是猖獗的自私所留下的一切,铁和铜的带子代表源于自私的思想和感情,可以用来控制它(启示录解读650:32).

最后,随着树的毁灭,尼布甲尼撒本人也不得不改变。看守者命令给国王一个动物的心脏,为期7年。在药物滥用的恢复计划中,有人说,一个成瘾者不能改变,直到他们跌入谷底--当他们意识到改变的全部必要性。在精神生活中,这个谷底是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我们几乎失去了人性,我们被自私、贪婪和统治的欲望所支配,以至于我们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我们变成了动物。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有能力自由地思考和行动。自爱破坏了这种自由,从而破坏了我们内心所有的人性。

在这个预言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血统:从人,到兽,到牛。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他们是按照主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因此,人类有能力按照理性思考和行动。这就是我们人性的本质(天国的秘密477, 2305, 4051, 585, 1555).当这些与来自主的真理和良善合拍时,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因为主的形象就在我们里面。

因此,我们再次看到这种从理想状态滑向较低的状态:从人,国王变成了野兽。从理性和自由,他进入奴役状态。这种堕落在《圣经》中出现得更早:当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犯罪时,他们被赶了出来。

最后他被告知,他要像牛一样吃草。在积极的意义上,牛代表我们的情感(天国的秘密5198, 5642, 6357),或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东西的爱。但'牛'的相反含义是指善良的颠倒(天国的秘密9083),以及对伤害他人的感情(天国的秘密9094).

王的这种谦卑代表了对自我的爱的正确使用,表明主并没有根除它,因为它是与其他人和主本身的真正关系的基础。但在它变得有用之前,自私需要转化为谦卑的爱自己,我们必须从牛的状态返回。

当但以理解释这个梦的含义时,他向国王提出建议。'以公义断绝你的罪孽,以怜悯穷人断绝你的不义。这是灵性认识的下一步。看到我们的自私,再加上对主的认识提高,我们达到了思想必须变成行动的地步。乍一看,"罪和不义 "的概念似乎是多余的。但在圣经中,成对的同义词反映了两种内在的感觉:天体和灵性(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80).天体广泛地与善有关,而灵体与真理有关。两者合而为一。

但以理给尼布甲尼撒的建议是要悔改。悔改是走出自私自利的流沙的唯一途径。主教导我们应该像他爱我们一样彼此相爱 (约翰福音13:34, 约翰福音15:12).只爱自己,而希望控制别人,这不符合主的教导。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听从我们良心的声音,让自己被真理所指引。

尽管发生了一切,尼布甲尼撒的傲慢并没有减少。当他在他的宫殿里走来走去时,他的心里充满了骄傲:"这不是我以我的大能和我的威严的荣誉为王室居所而建造的大巴比伦吗?

一个自私的人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或所成就的一切是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没有神或其他人的位置。当人们不听从主的教导,拒绝他的劝告时,主也无能为力,只能让这个人收获他们选择的后果。

国王一直处于这种牛的状态,直到七次经过他,这说明主让我们处于这种状态,直到它运行的过程。有时,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看到我们的自私是如何伤害别人和自己的。然而,主从未离开我们。用铁和铜的带子捆住树根的应许始终存在。主不停地工作,使我们的自私受到控制,直到它能够为我们的邻居和主自己的更高的爱服务。

宽恕开始于承认我们是在罪中。在牛一样的状态下,尼布甲尼撒抬起眼睛看天。眼睛代表理解(天国的秘密2975, 3863),把它们举到天上,就是把我们的理解力举到主所给我们的真理。王在梦中和对梦的解释中得到了一些真理。他从但以理的建议中知道,他需要悔改,改变自己的方式。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对主的理解和欣赏也在增长。他意识到自己在事物的大计划中是多么的渺小。他认识到所有的东西都是主赐给他的,这使他膨胀的自私自利的自尊心被打消了。

他的故事就是我们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帝国。我们掌握着比喻意义上的生杀大权--难道我们没有决定谁喜欢谁不喜欢,谁被允许进入我们的 "内部圈子",谁被排除在外?主给尼布甲尼撒的警告也适用于我们,而且像国王一样,我们也可以忽视它们。我们生活中的后果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沦为一个仅仅是动物的生命,被天上的露水打湿。

然而,我们能否听到主的声音呼唤,因为除非我们这样做,否则我们将一直处于这种状态。我们能否举目望天,寻找导致一个人能够做出的最大声明的真理,只要是用心而不是用嘴。

现在我......赞美、颂扬、尊崇天王,他的作为都是真理,他的道路都是正义。骄傲行事的人,他能降伏。

Das Obras de Swedenborg

 

Arcana Coelestia # 8539

Estudar Esta Passagem

  
/ 10837  
  

8539. 'They ate the man[na] until they came to the border of the land of Canaan' means that they went on making good from truth their own, until they reached the region of heaven. This is clear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man[na]' as the good of truth; from the meaning of 'eating' as making one's own, as just above in 8537; and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land of Canaan' as heaven, as above in 8538, so that 'the border of the land of Canaan' is the entrance to heaven, or the region where heaven begins. From all these meanings it is evident that 'they ate the man[na] until they came to the border of the land of Canaan' means that they were making the good of truth their own until they reached the region of heaven.

[2] The nature of all this is evident from what has been stated already about the acquisition of good through truth. It has been stated that before regeneration all good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truth, but that after regeneration a person is led by the Lord by means of good; also that the former state is meant by the six days which come before the seventh, and that the latter state is meant by the seventh day or the sabbath. From this it is also evident that the former state was represented by the travels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in the wilderness for forty years, and that the latter state was represented by their being led into the land of Canaan. For the situation is this: A person is outside heaven all the time that his actions spring from truth and not from good. But then he enters heaven when they do spring from good; for they now spring from the Lord and are in keeping with the order of heaven. He does not attain this order, nor does he therefore enter heaven where order exists and which is order until he has been prepared, which happens when he is brought to good by means of truth. Regarding these two states, see what has been shown above in 7923, 8505, 8506, 8510, 8512, 8516.

  
/ 10837  
  

Thanks to the Swedenborg Society for the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