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Biblia

 

何西阿书 12:2

Estudio

       

2 耶和华犹大争辩,必照雅各所行的惩罚他,按他所做的报应他。

De obras d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367

Estudiar este pasaje

  
/ 10837  
  

367. 除了表明仁是信的 “兄弟”, “田” 表构成教义的一切外, 没有必要引用圣言的类似经文来证实这些事. 人从信的性质或本质皆清楚可知, 仁是信的 “兄弟”. 二者的兄弟关系由以扫和雅各来代表, 这也是他们争夺长子继承权和由此而来的领先地位的原因. 这种关系还以法勒斯与谢拉, 即他玛通过犹大所得的儿子来代表 (创世记 38:28-30), 也涉及长子继承权的问题. 以法莲与玛拿西也代表这种关系 (创世记 48:13, 14), 同样涉及长子继承权和由此而来的领先地位的问题, 还有很多其它例子. 实际上, 这二者, 即信与仁都是教会的产物. 信被称为如该隐 (本章第一节) 一样的 “一个人”, 而仁则被称为一个 “兄弟” (如在以赛亚书 19:2; 耶利米书 17:14等等). 信与仁的结合被称为 “弟兄的盟约” (阿摩西书1: 9).

雅各和以扫的含义类似于该隐和亚伯的含义, 如刚才所说; 因此, 雅各也很想取代他的哥哥以扫, 这一点在何西阿书中显而易见:

祂必照雅各所行的惩罚他, 按他所做的报应他; 他在腹中就想取代他兄弟. (何西阿书 12:2-3)

不过, 以扫, 或以扫所代表的仁, 最终却并未掌权, 这可从他们的父亲以撒的预言看出来:

你必依靠刀剑度日, 又必侍奉你的兄弟; 到你强盛的时候, 必从你颈项上挣开他的轭. (创世记 27:40)

或同样的意思, 以扫代表非犹太人或新教会, 雅各代表犹太人教会. 这就是为何经上频繁提及犹太人要视外邦人为兄弟的原因. 在外邦人或初期教会, 出于仁, 所有人都被称作兄弟, 主称那些听闻圣言并照之而行者为兄弟 (路加福音 8:21). 听者, 有信; 行者, 有仁. 但听闻或有信, 却不行出来或没有仁的人, 并不是兄弟, 主将他们比作愚蠢人 (马太福音 7:24, 26).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De obras d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3295

Estudiar este pasaje

  
/ 10837  
  

3295. “这民必强于那民” 表一开始真理会胜过真理的良善. 这从 “民” 和 “强于” 的含义清楚可知: “民” 是指真理, 如刚才所述 (3294节); “强于” 是指胜过. 前一个 “民” 表示真理, 后一个 “民” 表示真理的良善. 真理的良善是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 该良善第一次出现时是真理, 但被称为良善, 因为它看似良善. 因此, “民” 也表这第一次出现时被称为真理良善的良善. 为了对该良善具有某种概念, 我们必须知道: 人在重生之前出于真理行善, 但在重生之后出于良善行善. 或说得更清楚点, 人在重生之前出于认知行善, 但在重生之后则出于意愿行善. 所以, 来自认知的良善本身并非良善, 而是真理; 而来自意愿的良善才是良善. 例如: 有人不孝敬父母, 但后来按照十诫的要求学习孝敬父母, 那么他一开始孝敬他们是由于诫命. 像这种来自诫命的孝敬本身并非良善, 因为它不是出于爱, 而是要么出于对律法的顺从, 要么出于对律法的畏惧. 尽管如此, 它仍被称为真理的良善, 但一开始出现时是真理. 因为那时这人行的是真理, 而非良善. 而当此人出于爱孝敬父母时, 在这种情况下, 它就是良善. 这同样适用于一切其它例子.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