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orum

 

出埃及记 22:25

Study

       

25 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

from the Writings of Emanuel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3540

Studere hoc loco

  
/ 10837  
  

3540. “又用母山羊的羊羔皮” 表包裹家生良善的外在真理. 这从 “皮” 和 “母山羊的羊羔” 的含义清楚可知: “皮” 是指外在事物, 如下文所述; “母山羊的羊羔” 因出自家里饲养的羊群, 故是指包裹家生良善的真理, 如前所述 (3518, 3519节), 从那里明显可知何为家生的良善, 何为源于家生良善的真理. 一切良善都有自己的真理, 一切真理都有自己的良善. 若要成为某种事物, 它们必须联结起来. “皮” 之所以表示外在事物, 是因为皮是动物的最表层, 其内层便延伸至此, 人的皮或角质层同样如此. 这种含义源于来世的代表, 那里就有属于皮肤区域的人. 蒙主的神性怜悯, 这些人等到我们在下面各章末尾论述巨人时再予以单独说明. 他们就是诸如只具有外在良善及其真理的那类人. 因此, “皮”, 无论人的还是动物的, 表示外在事物. 这一点也可从圣言明显看出来, 如耶利米书:

你的衣襟揭起, 你的脚跟受伤, 是因你的罪孽甚多. 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 豹岂能改变斑点呢? 若能, 你们这习于行恶的便能行善了. (耶利米书 13:22-23)

此处 “衣襟” 表外在事物, “脚跟” 表最低级的良善, “脚跟” 和 “鞋” 是指最低级的属世之物 (参看259, 1748节). 由于如此处所说的, 这些真理与良善源于罪孽, 所以它们好比 “古实人” 或黑人及其皮肤, 还好比 “豹” 及其 “斑点”.

摩西五经:

你即或拿邻舍的衣服作当头, 必在日落以先归还他; 因为这是他唯一的遮盖物, 是他遮盖皮肤, 躺在里面的衣服. (出埃及记 22:26-27)

由于圣言中的一切律法, 包括民法和司法, 都与天上良善和真理的法则相对应, 并通过这种对应关系而颁布, 故刚才所引用的这些律法也是这种情况. 否则, 就不可能明白为何作当头的衣服要在日落以先归还, 为何经上说 “这是他遮盖皮肤, 躺在里面的衣服”. 这种对应关系从内义明显看出来, 内义就是: 不可骗取邻人的外在真理, 就是他们照之生活的教义事物, 以及一切宗教仪式. “衣服” 表这类真理 (参看297, 1073, 2576节), “日” 表来自这些真理的爱或生活之良善 (1529, 1530, 2441, 2495节). 防止这良善灭亡由 “衣服要在日落以先归还” 来表示. 由于这些律法所规定的事, 也就是这些外在真理, 是内层事物的外在遮盖物, 或它们的最表层或末端, 故经上说 “他遮盖皮肤, 躺在里面的衣服”.

“皮” 表外在事物, 故经上吩咐要用染红的公羊皮作罩棚的盖, 用海狗皮作罩棚上的顶盖 (出埃及记 26:14). 因为罩棚是三层天堂, 因而是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之物的代表. 四围的幔子代表外在的属世之物 (3478节), 这些事物就是公羊皮和海狗皮. 外在事物遮盖内在事物, 或换句话说, 属世之物遮盖属天和属灵之物, 就像肉体遮盖灵魂, 所以经上才给出这样的条例. 由于同样的原因, 经上吩咐, 起营的时候, 亚伦和他儿子要用遮掩的幔子蒙盖法柜, 用海狗皮盖在上头; 又要用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的毯子盖桌子和桌子上的东西, 再以海狗皮为遮盖物蒙上; 同样, 他们要把灯台和灯台的一切器具包在海狗皮里; 又要把供职使用的一切器具, 包在蓝色毯子里, 用海狗皮的遮盖物蒙上 (民数记 4 : 5, 6, 8, 10-12). 凡虔诚思想圣言的人都能明白, 神性事物就由所有这些事物来代表, 如法柜, 桌子, 灯台, 供职用的器皿, 还有染过两次的朱红色毯子和蓝色毯子, 以及海狗皮的遮盖物; 所有这些事物都代表包含在外在事物中的神性事物.

因为先知代表那些教导的人, 因此代表教导圣言的良善与真理 (2534节), 还因为以利亚代表圣言本身 (2762节), 约翰也是, 他因此被称为要来的以利亚 (马太福音 17:10-13), 所以为了他们能代表外在形式, 即文字上的圣言的性质, 以利亚腰束皮带 (列王纪下 1:8); 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 腰束皮带 (马太福音 3:4). 由于人和动物的皮表外在事物, 也就是与属灵, 属天之物相关的属世之物, 还由于古教会习惯用意义的符号来说话和写作, 故在约伯记这本古教会的书中, “皮” 具有相同的含义. 这一点从约伯记中的数处经文可以看出来, 包括以下经文: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末后祂必站在尘土上. 以后这些事必被我的皮包裹, 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 (约伯记 19:25-26)

“被皮包裹” 表被属世之物, 就是诸如人死后所带有的那类事物 (参看3539节); “在肉体之外得见神” 表通过复活的自我这样做; 因为 “肉体” 表自我 (参看148, 149, 780节). 约伯记是古教会的一本书, 如前所述, 这一事实从它使用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的风格明显看出来. 然而, 它并不是被称为律法和先知的书之一, 因为它没有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的内义. 仅仅这一点就决定了一本书是不是一本纯正圣言的书.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om the Writings of Emanuel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3518

Studere hoc loco

  
/ 10837  
  

3518. “你到羊群里去” 表未与神圣理性联结的家生的属世良善. 这从 “羊群” 的含义清楚可知, “羊群” 是指良善 (343, 415, 1565节), 在此是指属世良善, 因为这些话是对雅各的说的. 事实上, 所指的是家里生的良善, 因为它是在家里的, 而表示属世层良善 (3500, 3508节) 的以扫打猎的田野表示非家生的良善. 在圣言的其它地方, “羊群” 用来论及理性层的良善; 但在这种情况下, “牛群” 用来论及属世层的良善 (参看2566节) . 家生的良善是指人从父母所得来的良善, 或他与生俱来的良善, 这种良善与从主所流入的属世层的良善截然不同. 至于何为属世良善及其本质, 可参看前文 (3470, 3471节). 所以, 为了区别这两种良善, 第一种被称为属世层的良善, 第二种则被称为属世良善. 此外, 每个人既从父亲, 又从母亲接受家生的良善, 而这些良善本身彼此不同. 从父所接受的良善是内层的, 从母所接受的良善是外层的. 就主而言, 这两种良善最为不同, 因为祂从父所拥有的良善是神性, 而从母所拥有的良善因遗传之恶而被玷污. 主从父所拥有的属世层的良善就是祂自己的, 因为这良善是祂的生命本身, 由 “以扫” 来代表. 而主从母所拥有的属世良善因遗传之恶而被玷污, 故本身是邪恶; 这良善就是 “家生的良善” 所表示的. 然而, 尽管被玷污了, 但家生的良善仍可服务于属世层的改造. 不过, 一旦提供了这种服务, 它就被抛弃.

每个正经历重生之人都是这种情形. 他从主, 如同从一个新父亲那里所接受的良善是内层的, 而从父母所得来的良善是外层的. 从主所接受的良善被称为属灵良善, 而从父母所得来的良善则被称为属世良善. 从父母所得来的良善首先服务于他的改造, 因为记忆知识, 以及之后对真理的认知通过这作为愉悦和快乐的良善而被引进来. 不过, 当作为一个工具而服务于这个目的时, 它就被剥离出去, 然后属灵良善就会凸现, 并显明自身. 这一点从大量经历可以清楚看出来, 如仅从以下事实明显可知: 当孩子首先开始学习时, 他受求知欲驱使, 起初不是为了他自己所看到的任何目的, 只是出于与生俱来的某种欢喜快乐, 以及其它激励. 后来, 随着渐渐长大, 他为了某种目的而受求知欲驱使, 如为了战胜别人或他的竞争对手, 再后来则为了某种世俗的目的. 但当他即将重生时, 其求知欲就源于真理的快乐和愉悦; 当成年后经历重生时, 其求知欲源于对真理的热爱, 后来则源于对良善的热爱. 这时, 之前所存在的目的及其快乐就一点点地被剥离出去, 被出于主并显现在其情感中的内层良善所取代. 由此明显可知, 之前表面上看似良善形式的快乐充当了工具. 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工具不断出现.

其中的情形好比一棵树. 树在初期或初春开枝散叶, 之后随着树龄的增长或春天的发展, 这树便以鲜花装点它们; 然后到了夏天, 就长出果实的萌芽, 这萌芽继续长成果实, 最后在果实中结出种子. 这些种子里面含有类似它自己的新树, 并潜在地含有整个果园, 若播种这些种子, 这果实就会变成现实. 这种类似情形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也是代表, 因为整个自然界就是主在天上的国度, 因而在地上的国度, 也就是教会, 随之在每个重生之人里面的国度的舞台代表. 由此明显可知, 属世或家生的良善尽管是纯外在的快乐, 事实上是世俗的快乐, 仍可作为工具而服务于属世层良善的产生; 这属世层的良善可与理性层的良善联结, 从而重生或变成属灵良善, 也就是出于主的良善. 这些就是本章 “以扫和雅各” 所代表和表示的事.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