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Biblia

 

以西結書 17

Estudio

   

1 耶和華的臨到我說:

2 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家出謎語,設比喻,

3 耶和華如此:有一翅膀,翎毛長,羽毛豐滿,彩色俱備,到利巴嫩,將香柏樹梢擰去,

4 就是折去香柏樹儘尖的嫩枝,叼到貿易之,放在買賣城中;

5 又將以色列的枝子栽於肥田裡,插在大水旁,如插柳樹,

6 就漸漸生長,成為蔓延矮小的葡萄樹。其枝向那鷹,其在鷹以,於是成了葡萄樹,生出枝子,發出小枝。

7 又有翅膀羽毛多。這葡萄樹從栽種的畦中向這彎過來,發出枝子,好得他的澆灌。

8 這樹栽於肥田多水的旁邊,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葡萄樹。

9 你要耶和華如此:這葡萄樹豈能發旺呢?鷹豈不拔出他的來,芟除他的果子,使他枯乾,使他發的嫩葉都枯乾了麼?也不用力和多民,就拔出他的來。

10 葡萄樹雖然栽種,豈能發旺呢?一經東,豈不全然枯乾麼?必在生長的畦中枯乾了。

11 耶和華的臨到我說:

12 你對那悖逆之家:你們不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麼?你要告訴他們,巴比倫王曾到耶路撒冷,將其中的君王和首領到巴比倫自己那裡去。

13 從以色列的宗室中取一人與他立約,使他發誓,並將國中有勢力的人擄去,

14 使國低微不能自強,惟因守盟約得以存立。

15 他卻背叛巴比倫王,打發使者往埃及去,要他們馬匹和多民。他豈能亨通呢?行這樣事的人豈能逃脫呢?他背約豈能逃脫呢?

16 他輕看向王所起的誓,背棄王與他所立的約。耶和華: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定要在立他作王、巴比倫王的京都。

17 敵人築壘造臺,與他打仗的時候,為要剪除多人,法老雖領軍隊群眾,還是不能幫助他。

18 他輕看誓言,背棄盟約,已經投降,卻又做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脫。

19 所以耶和華如此: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輕看指我所起的誓,背棄指我所立的約,我必要使這罪歸在他上。

20 我必將我的撒在他身上,他必在我的羅中纏住。我必他到巴比倫,並要在那裡因他干犯我的罪刑罰他。

21 他的一切軍隊,凡逃跑的,都必倒在刀下;所剩下的,也必分散四方(方:原文是)。你們就知道這話的是我─耶和華

22 耶和華如此:我要將香柏樹梢擰去栽上,就是從儘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於極上;

23 以色列處的栽上。他就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香柏樹,各類飛都必宿在其,就是宿在枝子的蔭

24 田野的樹木都必知道我─耶和華使矮小,矮大;青枯乾,枯發旺。我─耶和華如此,也如此行了。

   

De obras de Swedenborg

 

属天的奥秘 #5620

Estudiar este pasaje

  
/ 10837  
  

5620. “一点乳香, 一点蜂蜜” 表外层属世层的良善之真理及其快乐. 这从 “乳香” 的含义清楚可知, “乳香” 是指良善之真理, 或源于良善的真理 (参看4748节). “乳香” 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 是因为它属于香膏, 以及芳香物质. 芳香物质表示诸如属源于良善的真理的那类事物, 当这些物质还具有油膏的性质, 因而在它们的成分中有油质时, 更是如此; 因为 “油” 表示良善 (886, 3728, 4582节). 这乳香是芳香的 (参看创世记 37:25); 因此, 在原文, 这个词表示香膏. 显然, 它是软膏状的, 或油腻的. 由此可见, “乳香” 表示存在于属世层, 在此存在于外层属世层中的良善之真理, 因为经上首先提到 “乳香”, 然后又加上 “蜂蜜”, “蜂蜜” 表示那里的快乐. “蜂蜜” 之所以表示快乐, 是因为它是甜的, 自然界中的一切甜蜜皆对应于灵界中的某种快乐或愉悦. 之所以说它的快乐, 也就是存在于外层属世层中源于良善的真理之快乐, 是因为一切真理, 尤其一切良善之真理都有自己的快乐. 但这快乐源于对这类真理, 因而对它们所提供的功用的一种情感.

“蜂蜜” 表示快乐, 这一事实也可从圣言的其它经文看出来, 如以赛亚书: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 给祂起名叫以马内利 (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 到祂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 祂必吃奶油与蜂蜜. (以赛亚书 7:14-15)

这论及主; “奶油” 表示属天之物, “蜂蜜” 表示源于属天之物的东西.

同一先知书:

后来因为出的奶多, 他就得吃奶油; 在地中间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与蜂蜜. (以赛亚书 7:22)

这论及主的国; “奶” 表示属灵良善; “奶油” 表示属天良善; “蜂蜜” 表示源于这些的事物, 即幸福, 快乐和愉悦.

以西结书:

这样, 你就妆饰了金银, 穿的是细麻衣和丝绸并绣花衣; 吃的是细面, 蜂蜜并油. 你也极其美貌, 发达到了王国的尊荣. 又将我赐给你的细面, 油和蜂蜜都摆在他们面前为馨香之气. (以西结书 16:13, 19)

这论及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表示属灵教会, 经上描述了它在古人当中是什么样, 后来变成什么样; 它 “妆饰了金银” 表示妆饰了属天和属灵的良善和真理; 它 “穿的是细麻衣和丝绸并绣花衣” 表示存在于理性层和属世层的那两个部分中的真理; “细面” 表示属灵之物; “蜂蜜” 表示它的怡人; “油” 表示它的良善. 谁都能看出, 所有这些各自都表示诸如属于天堂的那类事物.

同一先知书:

犹大和以色列地的人都与你交易; 他们用米匿的麦子, 饼, 蜜, 油, 乳香兑换你的货物. (以西结书 27:17)

这论及推罗, 推罗表示属灵教会, 即就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而言, 它起初是什么样, 后来变成什么样 (1201节). “蜂蜜” 在此也表示从对认识并学习属天和属灵的良善和真理的情感那里所获得的愉悦和快乐.

摩西五经:

耶和华使他乘驾地的高处, 得吃田间的土产; 又使他从磐石中咂蜜, 从火石中吸油. (申命记 32:13)

这也论及古代的属灵教会; “从磐石中咂蜜” 表示从含有真理在里面的记忆知识中所得的快乐.

诗篇:

我必拿肥美的麦子给他们吃, 又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诗篇 81:16)

“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表示从信之真理中所获得的快乐, 或充满来自信之真理的快乐.

申命记:

耶和华领你进入美地, 那地有流水的河, 有从山谷中流出的泉, 源; 那地有小麦, 大麦, 葡萄树, 无花果树, 石榴树; 那地有橄榄树和蜜. (申命记 8:7-8)

这论及迦南地; 在内义上论及主在天上的国度. “那地有橄榄树和蜜” 表示属灵良善及其愉悦.

由于同样的原因, 迦南地被称为 “流奶与蜜之地” (民数记 13:27; 14:8; 申命记 26:9, 15; 27:3; 耶利米书 11:5; 32:22; 以西结书 20:6). 就这些经文的内义而言, 如前所述, “迦南地” 表示主的国度; “流奶” 表示丰盛的属天-属灵事物; “流蜜” 表示从这些所得的丰盛的幸福和快乐.

诗篇:

耶和华的典章真实, 全然公义. 都比金子且比极多的精金可羡慕; 比蜜且比蜂房滴下的甘甜. (诗篇 19:9-10)

“耶和华的典章” 表示神性真理; “比蜜且比蜂房滴下的甘甜” 表示从良善所得的快乐和从真理所得的愉悦. 又:

你的言语在我上颚何等甘美, 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诗篇 119:103)

此处意思也一样:

在摩西五经, 雅各的后代在旷野所得, 以之为食物的吗哪被描述如下:

这吗哪就像芫荽的种子, 白色; 它的滋味如同搀蜜的薄饼. (出埃及记 16:31)

“吗哪” 因表示经由天堂从主而降的神性真理, 故而表示主自己的神性人身, 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 (6:51, 58) 所教导的. 因为主的神性人身就是一切为神性的真理所来自的源头; 事实上, 所指的就是一切为神性的真理. 正因如此, 就赋予快乐和愉悦的吗哪的滋味而言, 经上描述它 “如同搀蜜的薄饼”. “滋味” 表示良善的快乐和真理的愉悦 (参看3502节).

由于和以利亚 (2762, 5247节) 一样, 施洗约翰也代表圣言方面的主, 圣言是地上的神性真理, 所以他是那在主之前 “先来的以利亚” (玛拉基书 4:5; 马太福音 17:10-12; 马可福音 9:11-13; 路加福音 1:17); 因此, 他的衣服和食物都是有意义的符号. 它们在马太福音中被描述如下:

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 腰束皮带, 他的食物是蝗虫, 野蜜. (马太福音 3:4; 马可福音 1:6)

“骆驼毛的衣服” 显示了就圣言字义的真理而言, 圣言是什么样. 字义, 即属世之义就是内义有一件衣服; 因为 “毛” 和 “骆驼” 都表示属世之物; “食物是蝗虫, 野蜜” 显示了就圣言字义的良善而言, 圣言是什么样; “野蜜” 表示这良善的快乐.

就外在意义而言, 以西结书中的 “蜜” 也描述了神性真理的快乐:

他对我说, 人子啊, 要吃我所赐给你的这书卷, 充满你的肚腹. 我就吃了, 口中觉得其甜如蜜. (以西结书 3:3)

启示录:

天使对我说, 你拿着吃尽了, 便叫你肚子发苦, 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 我从天使手中把小书卷接过来, 吃尽了, 在我口中果然甜如蜜, 及至吃完了, 肚子觉得发苦了. 他对我说, 你必在许多人民, 民族, 方言, 君王面前再说预言. (启示录 10:9-11)

以西结书中的 “书卷” 和启示录中的 “小书卷” 表示神性真理. 味道 “甜如蜜” 表示就外在形式而言, 这书卷令人快乐; 因为神性真理就像圣言, 在外在形式或字义上是令人快乐的, 因为这字义或外在形式允许各人以适合各人的任何方式来理解和诠释它. 但内义不允许这样, 这一点由它的苦味来表示; 因为内义揭示人内在的样子. 外在意义之所以令人快乐, 是因为如前所述, 人能以适合他的任何方式来解释其中的事物. 包含在外在意义中的真理都是总体真理, 并且在添加限定它们的具体真理, 以及添加限定具体真理的细节真理之前, 一直是总体真理. 外在意义也充满快乐, 因为它是属世的, 藏有属灵之物在自己里面. 此外, 它也必须充满快乐, 以便人能接受它, 也就是被引入其中, 而不是被吓阻在门槛处.

主复活后当着门徒的面所吃的 “蜜房和烧鱼” 也表示圣言的外在意义, “鱼” 表示与外在意义有关的真理, “蜜房” 表示它的愉悦; 对此, 我们在路加福音中读到:

耶稣就说, 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没有? 他们便给祂一片烧鱼和一块蜜房, 祂接过来, 在他们面前吃了. (路加福音 24:41-43)

由于鱼和蜜房表示这些事物, 所以主对他们说:

这些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对你们所讲的话, 就是: 摩西的律法, 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关于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路加福音 24:44)

表面上看, 所表示的不是这类事物, 因为他们有一片烧鱼和一块蜜房似乎是很偶然的. 而事实上, 他们拥有这些东西是天意; 不仅这一点, 而且圣言中所提到的其它一切最小的事都是天意. 由于所表示的是这类事物, 所以主论到圣言说, 它里面所记的是关于祂自己的事. 然而, 旧约字义中所记关于主的事极少; 但包含在其内义中的一切都与主有关; 圣言的神圣性便由此而来. 这就是主说 “摩西的律法, 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关于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所表示的.

由此可见 “蜂蜜” 表示从良善与真理, 也就是从对它们的情感所得的快乐, 尤其表示外在快乐, 因而表示外层属世层的快乐. 由于这快乐具有这样的性质: 它是从世界经由感官得来的, 因而包含大量源于尘世之爱的事物在里面, 所以人们被禁止在素祭中使用蜂蜜. 这一点在利未记中说明如下:

凡献给耶和华的素祭都不可发酵, 因为你们不可烧一点酵, 一点蜜, 当作火祭献给耶和华. (利未记 2:11)

“蜜” 表示这种外在快乐, 它因包含某种尘世之爱的东西在里面, 故类似于酵母, 因此被禁止. 至于 “酵” 或 “发酵” 是什么意思, 可参看前文 (2342节).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De obras de Swedenborg

 

Arcana Coelestia #1725

Estudiar este pasaje

  
/ 10837  
  

1725. That 'Melchizedek' means the celestial things of the Lord's Interior Man becomes clear from the meaning of 'Melchizedek', to be dealt with shortly, and also from the things that come before and after. What the internal man is, what the interior man is, and what the external man is, has been adequately shown above, as also has the fact that the internal man flows into the external man by way of the interior man, as well as that the internal man flows into the interior man either by way of celestial things or by way of spiritual things - by way of celestial things with every regenerate person, that is, with people who lead lives of love to the Lord and of love towards the neighbour, but by way of spiritual things with every individual, whatever his character. It is from this influx that he has his light from heaven, that is, is enabled to think and speak, and to be a human being. See what has appeared already in 1707.

[2] The celestial things of the interior man are all those that belong to celestial love, as often stated already. These celestial things with the Lord's Interior Man, or the Lord's Interior Man as to these celestial things, is called 'Melchizedek'. The Internal Man within the Lord was Jehovah Himself; and when the Interior Man, following the conflicts brought about by temptations, had been purified, that became Divine and Jehovah as well, as likewise did the External Man. But now, while the Interior Man was still passing through a state involving the conflicts brought about by temptation and had not yet been purified to any great extent by means of such conflicts, it is called as to celestial things 'Melchizedek', that is, 'king of holiness and righteousness'.

[3] That this is indeed so is also evident in David where similarly the Lord's conflicts during temptations are the subject, and where at length His Interior Man as regards celestial things is called Melchizedek,

Jehovah said to my Lord, Sit at My right hand till I make Your enemies as Your foot-stool; Jehovah will send the rod of strength from Zion; have dominion in the midst of Your enemies. Your people will be prompt to offer themselves on the day of Your power, in the beauty of holiness. From the womb of the morning You have the dew of Your birth. Jehovah has sworn and will not repent, You are a Priest for ever, after the manner of 1 Melchizedek. The Lord on Your right hand has smitten kings on the day of His anger. Psalms 110:1-5.

These verses of Psalms 110 refer, as does this chapter in Genesis, to the Lord's temptation-conflicts with the hells, as becomes clear from every word. The fact that the statements in this Psalm refer to the Lord, He Himself teaches in Matthew 22:43-45; Mark 12:36; Luke 20:42-44. 'Making enemies a foot-stool', 'having dominion in the midst of enemies', 'the day of power', and 'smiting kings on the day of His anger' mean the conflicts that constitute temptations, and victories.

Notas a pie de página:

1. The Latin means according to my word but the Hebrew means after the manner (or the word) of, which Swedenborg has in other places where he quotes this verse.

  
/ 10837  
  

Thanks to the Swedenborg Society for the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