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іблія

 

創世記 8

Дослідження

   

1 記念挪亞和挪亞方舟裡的一切走牲畜勢漸落。

2 淵源和上的窗戶都閉塞了,上的大雨也止住了。

3 水從上漸退。過了一五十,水就漸消。

4 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臘上。

5 水又漸消,到十初一日,頂都現出來了。

6 過了四十,挪亞開了方舟的窗戶,

7 放出一隻烏鴉去;那烏鴉飛來飛去,直到上的都乾了。

8 他又放出一隻鴿子去,要水從地上退了沒有。

9 但遍上都是水,鴿子不著落,就回到方舟挪亞那裡,挪亞伸鴿子接進方舟

10 他又等了,再把鴿子從方舟放出去。

11 到了晚上鴿子回到他那裡,嘴裡叼著一個新擰下橄欖子,挪亞就知道上的水退了。

12 他又等了,放出鴿子去,鴿子就不再回來了。

13 到挪亞零一歲,正初一日,上的水都乾了。挪亞撤去方舟的蓋觀,便見地面上乾了。

14 到了二二十日,就都乾了。

15 對挪亞

16 你和你的妻子、兒子、兒婦都可以出方舟。

17 在你那裡凡有血的活物,就是飛牲畜,和一切爬在上的昆蟲,都要帶出來,叫他在上多多滋生,大大興旺。

18 於是挪亞和他的妻子、兒子、兒婦都出來了。

19 一切走、昆蟲、飛,和上所有的動物,各從其類,也都出了方舟。

20 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獻在上為燔祭。

21 耶和華那馨之氣,就: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裡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

22 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

   

З творів Сведенборга

 

属天的奥秘 #868

Вивчіть цей уривок

  
/ 10837  
  

868. “直到水在地上都干了” 表虚假明显消散. 这一点从正在重生之人的状态清楚可知. 如今, 人皆以为人在重生时, 他里面的邪恶与虚假会彻底被驱离和消灭, 以致他重生之后, 不再有任何邪恶或虚假, 因此他是洁净和公义的, 就象人被水洗干净了一样. 但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因为没有一个邪恶, 也没有一个虚假能被驱散到被消灭的程度. 相反, 自婴儿时通过遗传固定在他里面的一切, 以及他通过自己的行为所获取的一切, 都会保留下来. 因此, 即便已经重生, 一个人仍无非是邪恶与虚假, 如死后所充分证明给灵魂的. 由此充分表明, 除了来自主的事物外, 人里面根本没有任何良善与真理可言, 人的一切邪恶与虚假皆源于自我中心, 并且世人, 灵人, 甚至天使, 即便在最小程度上交由他自己, 也会自己冲向地狱. 故经上说 “天也不洁净” (约伯记 15:15). 天使承认这一点, 凡不承认的, 无法在天使之列. 唯独主的仁慈给予他们自由, 甚至将其带出地狱, 使他们从中退离, 以免他们任由自己冲向那里. 他们被主保守, 以免冲向地狱, 对此, 天使有明显的感知, 甚至善灵也有某种程度的感知. 然而, 恶灵和世人一样, 并不相信这一点, 哪怕多次向他们显明. 蒙主慈悲, 这一事实会在后面通过经历予以描述.

因此, 人的状态乃是这样: 没有任何邪恶或虚假能被驱散到被消灭的程度. 因为适合他的生命就在于恶和假, 主在重生人期间, 会以其神圣的慈悲通过试探制服人的恶与假, 以致它们看似死去. 然而它们并没有死, 只是被制服了, 以使它们无法和源于主的善与真对抗. 同时, 主还通过试探赋予他接受良善与真理的新能力. 祂做到这一点, 是通过赐予他对恶与假所折向的善与真的观念和情感, 还通过将细节注入到他的笼统概念 (如前所述) 中, 将细微之处注入到这类细节中, 它们被储存在人内, 他对其毫不知情, 因为相对于他的领悟和感知范围来说, 它们更为内在. 这些事物的性质是这样: 它们能充当容器或器皿, 以便主能将仁爱注入到它们里面, 将纯真注入到仁爱里面. 通过这些事物在世人, 灵人或天使身上的奇妙组合, 一种彩虹就会呈现出来, 彩虹由此成为 “立约的记号” (创世记 9:12-16), 对此, 蒙主慈悲, 我们将在那一章予以解释. 当人被如此形成时, 就说他重生了. 他的一切恶与假仍旧保留, 然而同时他的一切真与善也会被保存. 对恶人而言, 他的所有恶与假, 和他在肉身生活时所拥有的一模一样, 它们会在来生重现, 并转化为地狱的幻觉和惩罚. 而对善人而言, 他所有善与真的状态, 诸如友谊, 仁爱, 纯真, 连同其喜悦和快乐的状态, 会在来生被唤起, 并无限地繁殖增多. 这些事物就是 “水都干了”, 即虚假明显消散所表示的.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