성경

 

以西結書 44:24

공부

       

24 有爭訟的事,他們應當站立判斷,要按我的典章判斷。在我一切的節期必守我的律條例,也必以我的安息日為日。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属天的奥秘 #2049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10837  
  

2049. “不属于你种的一切外人” 表那些教会外的人. 这从 “外人” 的含义清楚可知, “外人” 是指那些并非生在教会内, 因而并非由信之善与真所主导的人, 因为他们不知道信之善与真. “外人” 也表示那些具有外在敬拜的人, 如前所述 (参看1097节), 尽管那里论述的主题是教会内的人. 然而, 此处的主题就广泛意义而言, 是主的教会, 故 “外人” 表那些并非生在教会内的人, 如外邦人. 教会外的外邦人可能拥有真理, 但没有信之真理. 他们的真理类似十诫, 如当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偷盗, 不可奸淫, 不可贪恋他人财物, 以及要敬拜神. 然而, 信之真理是关乎永生, 主的国度和主自己的一切教导. 外邦人不可能知道这类教导, 因为他们没有圣言.

这些人就是 “不属你种的外人” 所表示的人, 然而他们也要受割礼, 即被洁净. 由此明显可知, 他们和教会中人一样, 也能被洁净, 这种洁净由他们受割礼来代表. 当他们抛弃污秽的爱, 彼此生活在仁爱中时, 他们就被洁净. 因为那时, 真理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一定作用, 因为所有真理都属于仁爱, 但这类真理属于上述两种类型中的第一种. 当这些真理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一定作用时, 他们很容易吸收信之真理, 即便活在肉身时没能吸收, 在来世也能吸收, 因为信之真理是仁爱的内在真理. 事实上, 那时他们只渴望被引入仁爱的内在真理. 构成主国度的, 就是仁爱的内在真理 (参看932, 1032, 1059, 1327, 1328, 1366节).

在来世, 仅有信之认知的知识毫无用处, 因为最坏的人, 甚至地狱里的人也能拥有这类知识, 有时知道的比其他人还要多. 照着这些认知所过的生活才是有用的, 因为一切认知都以生活为目的. 学习知识若不是为了生活, 那么这些知识毫无用处, 仅仅能使人们谈论它们, 由此被视为世间有学问的人, 被授予各种荣誉, 赚取名利. 由此明显可知, 与信之认知一致的生活无非是仁爱的生活. 事实上, 爱主爱邻构成律法和先知, 即信的全部教义, 连同信的一切认知. 谁都能从主的话 (马太福音 22:34-39 ; 马可福音 12:28-35) 清楚看出这一点.

然而, 教义, 或信之认知对于仁爱生命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它们, 仁爱的生命无法形成. 这是死后救人的生命. 没有仁爱生命的信之生命从来就不存在, 因为没有仁爱, 信的生命是不可能的. 爱与仁居于其中的人有主的生命在里面. 没人能凭其它生命与主结合. 由此也明显可知, 信之真理若不被植入在仁爱中, 绝无法被视为真理; 也就是说, 承认它们是不可能的, 除非表面上或口头上, 因为它们从内在或从内心被否认. 如前所述, 一切信之真理都以仁爱为目的, 若仁爱不存在于它们里面, 那么它们会从内在被拒绝. 外在之物被拿走 (如来世的情形) 后, 内在事物的性质就会显明; 也就是说, 它们与一切信之真理完全相反. 人在世时若没有接受仁爱的生命, 那么在来世接受它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他们厌恶并憎恨它. 死后, 诸如在世时与他们同在的生命会归于他们. 事实上, 他们厌恶并憎恨相爱. 这种人仅仅靠近具有相爱生活的社群就会颤抖, 战栗, 感到痛苦.

这种人虽然生在教会内, 但仍被称为 “身心未受割礼的外邦人”, 他们不会被允许进入圣所, 即进入主的国度. 以西结书所指的也是他们:

身心未受割礼的外邦人不可入圣所. (以西结书 44:7, 9)

同一先知书:

在这样荣耀威势上, 在伊甸园诸树中, 谁能与你相比呢? 然而你要与伊甸的诸树一同下到阴府, 在未受割礼的人中与被刀杀的人一同躺卧. (以西结书 31:18)

这论及法老, 法老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 (1164, 1165, 1186, 1462节). 他们要与之一同下到阴府的 “伊甸诸树” 也表记忆知识, 不过是指那些信之认知的知识. 由此明显可知, 就内义而言, “未受割礼的” 表示什么, 即, 是指处于污秽的爱欲和属于这些爱欲的生命之人.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스웨덴보그의 저서에서

 

属天的奥秘 #3778

해당 구절 연구하기

  
/ 10837  
  

3778. “他对他们说, 拿鹤的孙子拉班, 你们认识吗” 表他们拥有这个家族的良善吗? 这从 “拉班” 和 “拿鹤” 的代表清楚可知: “拉班” 是指源于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 (参看3612, 3665节); “拿鹤” 是指拉班代表的良善所源自的那个共同家族; “认识” 在内义上表示来自那个来源, 这从整个思路明显看出来. 有必要简要阐述通过拿鹤, 彼土利和拉班来代表旁系良善的情况. 这三个儿子, 即亚伯兰, 拿鹤和哈兰 (创世记 11:27) 的父亲他拉代表众教会所源自的那个共同家族. 他拉本人其实是个偶像崇拜者, 但代表并不关注这个人, 而是关注他所代表的事物 (1361节). 由于代表性的犹太教会始于亚伯拉罕, 在雅各的子孙后代当中重新建立, 故他拉和他儿子就成了众教会的代表. 亚伯兰代表纯正教会, 就是诸如存在于那些拥有圣言之人当中的教会; 他兄弟拿鹤则代表诸如存在于没有圣言的外邦人当中的教会. 主的教会遍布全世界, 也存在于过着仁爱生活的外邦人当中, 这一点从各处关于外邦人的说明清楚可知.

这就是为何拿鹤, 他儿子彼土利和彼土利的儿子拉班代表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 也就是诸如属于主在外邦人当中的教会之人所具有的那种良善. 该良善不同于来自这共同家族的直系良善, 因为与其良善结合的真理并不纯正. 相反, 他们绝大部分人具有被称作感官幻觉的外在表象, 因为这些外邦人没有圣言, 无法从圣言接受光明. 实际上, 良善本质上是一个单一实体, 但它从植入在它里面的真理获得自己的品质, 并由此变得多样化. 被外邦人视为真理的真理通常是以下观念: 他们要敬拜某位神, 他们通过这神寻求自己的好处, 并将这好处归给他们的神, 并且只要活在这个世上, 他们就知道这神就是主; 还有, 他们要以他们奉为神圣的形像来崇拜他们的神等等. 尽管如此, 只要他们生活在对他们神的爱和对邻之爱中, 这些观念并不妨碍他们和基督徒一样得救. 因为通过这种生活, 他们在来世就拥有接受内层真理的能力 (参看932, 1032, 1059, 2049, 2051, 2284, 2589-2604, 2861, 2863, 3263节). 这一切表明此处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是什么意思. 因为拿鹤代表那些在教会外凭良善具有兄弟情谊的人 (2863, 2866, 2868节); 彼土利代表第一类外邦人的良善 (2865, 3665节); 拉班代表对外在或肉体良善的情感, 严格来说, 代表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 (3612, 3665节).

至于这种良善, 情况是这样: 首先, 它作为获得属灵良善的工具而服务于人, 因为它是外在和肉体的, 源于本身为感官幻觉的外在表象. 人在孩童时期只承认这些为真理与良善, 尽管他被教导何为内在良善与真理, 但他仍对它们没有其它概念, 只有肉体概念. 由于这就是他的最初概念, 所以这类良善与真理就是内层真理与良善得以引入所凭借的初始工具. 这就是此处雅各和拉班所代表的奥秘.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