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e

 

出埃及記 29

Studie

   

1 你使亞倫和他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要如此行:取隻公牛犢,兩隻無殘疾的公綿

2 無酵餅和調無酵餅,與抹無酵薄餅;這都要用細麥麵做成。

3 這餅要裝在個筐子裡,連筐子帶來,又把公牛和兩隻公綿牽來。

4 要使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口來,用身。

5 要給亞倫穿上內袍和以弗得的外袍,並以弗得,又帶上胸牌,束上以弗得巧工織的帶子。

6 把冠冕戴在他上,將冠加在冠冕上,

7 就把倒在他他。

8 要叫他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

9 亞倫和他兒子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他們就憑永遠的定例得了祭司的職任。又要將亞倫和他兒子分別為聖。

10 你要把公牛帶到會幕前,亞倫和他兒子要按在公牛的上。

11 你要在耶和華面前,在會幕口,宰這公牛。

12 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頭抹在的四角上,把血都倒在腳那裡。

13 要把一切蓋臟的脂油與上的網子,並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燒在上。

14 只是公牛的、糞都要用燒在外。這牛是贖祭。

15 你要牽隻公綿來,亞倫和他兒子要按在這上。

16 要宰這,把血灑在的周圍。

17 要把切成塊子,洗淨五臟和,連塊子帶,都放在一處。

18 要把全燒在上,是給耶和華獻的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為馨的火祭。

19 你要將那一隻公綿牽來,亞倫和他兒子要按上。

20 你要宰這,取點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他兒子的右耳垂上,又抹在他們右的大拇指上和右的大拇指上;並要把血灑在的四圍。

21 你要取點膏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他們和他們的衣服就一同成聖

22 你要取這的脂油和肥尾巴,並蓋臟的脂油與上的網子,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並右腿(這是承接聖職所獻的)。

23 再從耶和華面前裝無酵餅的筐子中取個餅,個調的餅和個薄餅,

24 都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

25 要從他們中接過來,燒在耶和華面前上的燔祭上,是獻給耶和華為馨的火祭。

26 你要取亞倫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胸,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就可以作你的分。

27 那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就是承接職所搖的、所舉的,是歸亞倫和他兒子的。這些你都要成為

28 亞倫和他子孫從以色列人永遠所得的分,因為是舉祭。這要從以色列人的平安祭中,作為獻給耶和華的舉祭。

29 亞倫的衣要留給他的子孫,可以穿著受膏,又穿著承接職。

30 他的子孫接續他當祭司的,每逢進會幕所供職的時候,要穿

31 你要將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在聖處。

32 亞倫和他兒子要在會幕和筐內的餅。

33 他們那些贖罪之物,好承接職,使他們成聖;只是外人不可,因為這是物。

34 那承接職所獻的或餅,若有一點留到早晨,就要用燒了,不可這物,因為是物。

35 你要這樣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向亞倫和他兒子行承接聖職的禮

36 要獻公牛一隻為贖罪祭。你潔淨的時候,就潔淨了;且要用,使成聖

37 要潔淨,使成聖就成為至。凡挨著的都成為

38 你每所要獻在上的就是兩隻一歲的羊羔;

39 早晨要獻這隻,黃昏的時候要獻那隻。

40 和這隻羊羔同獻的,要用細麵伊法十分之與搗成的分之調和,又用酒分之作為奠祭。

41 那一隻羊羔要在黃昏的時候獻上,照著早晨的素祭和奠祭的禮辦理,作為獻給耶和華的火祭。

42 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口,作你們世世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43 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

44 我要使會幕成聖,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

45 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作他們的

46 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是將他們從埃及領出來的,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

   

Ze Swedenborgových děl

 

属天的奥秘 # 9714

Prostudujte si tuto pasáž

  
/ 10837  
  

9714. “你要作祭坛” 表主和对祂的敬拜的一个代表. 这从 “祭坛” 的含义清楚可知. 用于燔祭和祭物的 “祭坛” 是指主的一个代表; 由于 “燔祭和祭物” 表示构成对主的敬拜的一切, 所以祭坛也是对主的敬拜的一个代表. 倒不是说通过燔祭和祭物来敬拜主, 而是说通过它们所代表的东西, 即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来敬拜主 (参看922, 923, 1823, 2180, 2805, 2807, 2830, 3519, 6905, 8680, 8936节).

有两样东西用来代表主的神性人身, 即圣殿和祭坛. 主自己在约翰福音教导, 圣殿代表这人身:

耶稣说, 你们拆毁这殿, 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耶稣是指着他身体之殿说的.(约翰福音 2:19, 21)

祭坛同样代表这人身, 这一点也可从主自己的话看出来, 在马太福音, 祂论到圣殿, 同时论到祭坛说:

你们无知, 瞎眼, 因为你们说, 凡指着殿起誓的, 这算不得什么. 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 他就成了欠债的. 什么是大的? 是金子呢? 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 凡指着坛起誓的, 这算不得什么. 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 他就成了欠债的. 你们无知, 瞎眼, 什么是大的? 是礼物呢? 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 所以人指着坛起誓, 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 人指着殿起誓, 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 人指着天起誓, 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马太福音 23:16-22)

由此明显可知, 正如殿代表主的神性人身, 坛也是如此; 论及坛的话与论及殿的话是一样的, 即: 使坛上的礼物成圣的, 是坛. 这表明, 祭坛是一个渠道, 其它事物通过这个渠道而成圣; 因此, 它也是主的神性人身, 就是一切神圣之源头的一个代表. 不过, 祭坛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 而圣殿则代表神性真理, 因而天堂方面的主, 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构成天堂. 这解释了为何主论到殿说:

“人指着殿起誓, 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 接着又说:

“人指着天起誓, 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神的宝座” 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因而是指天堂; 而 “那坐在上面的” 是指主 (5313节). 圣殿所代表的, 也由圣所来代表; 那里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就是柜子里面的 “法版” (9503节).

祭坛因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 故是真正的至圣, 并使凡触着它的都成为圣; 这一点从下面出埃及记的经文可以看出来, 在那里, 经上说:

要洁净坛七天, 使坛成圣, 坛就成为至圣. 凡触着坛的都成为圣.(出埃及记 29:37)

这就是 “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 不可熄灭” 的原因 (利未记 6:13); 这火是取自香炉的火, 而非来自其它源头 (利未记 10:1-6); 因为 “祭坛的火” 表示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 (5215, 6314, 6832, 6834, 6849节).

祭坛是主的一个代表, 这一点从以下诗篇中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 好引导我, 带我到你的圣山, 到你的居所.

求你用你的亮光和真理引导我, 带我到你的圣山, 到你的居所. 我就进到神的祭坛, 到神那里.(诗篇 43:3, 4)

又:

耶和华啊, 我要洗手表明无辜, 才环绕你的祭坛.(诗篇 26:6)

至于祭坛是对主的敬拜的一个代表, 这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基达的所有羊群都必聚集到你这里, 尼拜约的公羊要供你使用; 在我坛上必蒙悦纳.(以赛亚书 60:7)

耶利米哀歌:

耶和华丢弃自己的祭坛, 憎恶自己的圣所.(耶利米哀歌 2:7)

“丢弃祭坛” 表示废除来自爱之良善的敬拜主的代表;

“憎恶圣所” 表示废除来自信之真理的敬拜主的代表.

以西结书:

你们的祭坛必被拆毁, 我也要将你们的骸骨抛散在你们祭坛的四围. 你们的祭坛必然荒废, 变得凄凉, 你们的偶像要打碎, 不复存在.(以西结书 6:4-6)

“拆毁, 荒废, 凄凉的祭坛” 表示属于代表性敬拜的事物将要如此毁灭. 以赛亚书:

祂叫祭坛上所有的石头都变为散落灰石的时候, 雅各的罪孽才得赦免.(以赛亚书 27:9)

“散落灰石” 表示关于敬拜的一切真理.

同一先知书:

当那日, 人必仰望造他的主, 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 他必不仰望祭坛, 就是自己手所筑的, 也不重看自己指头所造的.(以赛亚书 17:7, 8)

“自己手所筑, 自己指头所造的祭坛” 表示出于人自己的聪明的敬拜.

何西阿书:

以法莲为犯罪增添祭坛.(何西阿书 8:11)

“为犯罪增添祭坛” 表示发明毫无价值的敬拜形式. 又:

荆棘和蒺藜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何西阿书 10:8)

这描述了邪恶和虚假将进入并构成敬拜.

以赛亚书:

当那日, 在埃及中间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以赛亚书 19:19)

“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 表示对主的敬拜.

由于本章所描述的祭坛是轻便可移动的, 所以它是用皂荚木造的, 并且还包上铜. 但在原地永远保持不动的祭坛则是要么用泥土, 要么用未凿过的石头筑成的. 用泥土所筑的祭坛是出于爱之良善敬拜主的首要代表; 而用未凿过的石头所筑的祭坛则是出于信之良善和真理而敬拜的代表 (8935, 8940节). 然而, 此处所描述的这种轻便可移动的祭坛是出于爱之良善敬拜主的代表; 这就是为何它用皂荚木来作, 并包上铜.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